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决定事业成败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对纪律作风的一次再检阅、再提升,必将有力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作风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反复告诫全党“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和不正之风”。党的作风正,人民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我们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反之,“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就有可能出现“霸王别姬”的时刻。古今中外,因为统治集团作风败坏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不胜枚举。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作为一个拥有xxxx多万名党员、在一个xx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增强危机意识,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措施治理作风问题,始终以优良的作风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
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从中央苏区时期中央机关领导“每天节约二两米,使前方红军吃饱饭”、干部“自带干粮去办公”,到“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回望党的奋斗史,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加强作风建设,形成和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优良传统作风,以党的先进纯洁赢得人民拥护,有力保障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弘扬光荣传统,涵养新风正气,坚决纠“四风”、除特权,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纪律松弛、作风漂浮状况显著改变,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历史雄辩地证明,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我们党所面临的环境和党的队伍也处在变化之中。要清醒看到,我们党长期执政,党员干部中容易出现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有的觉得现在可以喘口气、歇歇脚,做做安稳官、太平官了;有的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不思进取、庸政懒政混日子;有的为个人打算多了,患得患失、不敢担当却贪图名利享受;有的习惯当“传声筒”“中转站”,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难题往上交……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由于执政党的地位、环境和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精神懈怠的危险会悄然滋生,宗旨意识会逐渐淡化,官僚主义习气会不断滋长,党风廉政建设必须经常抓、反复抓,一刻也不能放松。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作风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今日之中国,正处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一程,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新时代新征程,锲而不舍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就一定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更严更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定力、寸步不让,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坐大。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举措。
坚持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党的十八大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党的十九大后,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审议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向全党释放出中央政治局带头、坚持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为督促检查中央政治局落实情况,每年年底召开一次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就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对照检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巩固拓展整治“四风”成果,保持优良党风政风,必须从党中央抓起、从高级干部做起。坚持以上率下,形成层层传导压力、人人落实责任的有效链条。持续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坚持不懈改作风转作风,让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坚持真抓严管、深挖细查。“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复杂性。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坚持日常监督和专项督查相结合,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深挖细查顶风违纪、隐形变异问题,持续整治违规违纪问题,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要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把“四种形态”体现在作风建设全过程,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作为纪律审查重点,对违规违纪问题坚决查处、决不手软。要坚持越往后执纪越严,对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的,不论职务高低一律从严查处;失职渎职、工作不力的,严肃问责,决不姑息;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不断强化知畏知止、收敛收手的态势。要坚持深挖细查、决不放过,对巡视、信访和执纪审查中发现的“四风”问题线索专项处置,审查对象的“四风”问题优先查处和通报。要坚持创新实践、巩固深化,从工作内容到工作方式,从监督手段到整治措施,打法招数不断升级;深刻把握作风建设规律,做到态势不减、标准不降、要求不松、氛围不淡。
坚持抓细抓实、常态长效。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强党的肌体、外树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执政基础,是一项严肃政治任务,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在改进作风问题上,我们不能退,也退不得,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解决“四风”问题没有休止符,一直是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把刹住“四风”作为巩固党心民心的重要途径,坚决防止产生“疲劳综合征”,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歪风陋习要露头就打,对“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要时刻防范,决不允许死灰复燃,决不允许旧弊未除、新弊又生。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对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要通过抓具体、抓细节、抓重点、抓难点,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拓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使得这场输不起的斗争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从量的积累走向质的飞跃,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坚持标本兼治、固本培元。要在强化“不敢”的氛围上下功夫,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紧盯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等表现,严肃查处空泛表态、应景造势、敷衍塞责、出工不出力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严肃问责,对贪污侵占、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的从严查处。拓宽监督渠道,精准执纪问责,保持高压态势,形成强大震慑。要在完善“不能”的机制上下功夫,抓住普遍性问题和反复出现的问题,不断健全完善制度规定。针对症结,明确责任,细化要求,推动完善津贴补贴发放、操办喜庆事宜、开会发文、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政策界限,列出正面、负面清单,使之一目了然,便于遵循、便于执行、便于落实。要在增强“不想”的自觉上下功夫,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坚持纠治“四风”与净化政治生态、树立新风正气相统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拧紧思想总开关;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进一步正本清源;加强纪律建设,绷紧纪律红线;加强案例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明是非、守底线。
全面从严一严到底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党的二十大对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出新部署,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释放了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强烈信号。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必须始终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守正创新、奋楫笃行,推动作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使命任务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和执着,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十九大后持续发力,推动作风建设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口的作风建设成为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伟大实践的重要标志。但也要看到,作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作风建设的各项部署,坚持“马不离鞍、缰不松手”,反复抓、抓反复,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情绪,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驰而不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坚持严字当头,以钉钉子精神纠治突出问题。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显著成效,但不正之风具有顽固性、复杂性。当前,不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较突出,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等享乐奢靡问题易发多发,快递送礼、借培训考察之名公款旅游等隐形变异现象凸显,一些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相互交织、催生助长,稍有松懈就会反弹回潮,甚至死灰复燃。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坚定,把严的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巩固拓展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治理成果。要准确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找准作风问题的突出表现和新情况新动向,深化整治顽瘴痼疾,深挖细查隐形变异、风腐一体问题,见微知著、及时防治苗头倾向现象,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推动作风建设持续走深走实。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让新风正气在新征程上不断充盈。走出作风问题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怪圈,必须把握新形势下反“四风”的规律特点和工作要求,坚持综合施策、系统治理,不断取得更多制度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要聚焦领导干部,抓住“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等“关键少数”以上率下,督促其既严于律己,管好家人亲属和身边人身边事,又严管所辖、严负其责,管好主管分管领域风气。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改作风转作风,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加强制度建设,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把查处问题同完善制度机制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决作风建设中的难点问题,把制度执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强化监督检查,不断把制度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坚持纠树并举,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在树新风上下更大气力,牢记“三个务必”,大力弘扬清正廉洁、担当作为、守正创新等时代新风,推动全党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凝聚起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磅礴力量。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2025年全党将刀刃向内再掀作风建设革命,13年铁规刹住享乐奢靡歪风,但形式主义仍如野草难除。党中央以党内法规形式亮剑,将整治官僚主义与基层减负深度捆绑——党风决定国运兴衰,一次放松便可能满盘皆输。这场学习教育不是口号复读,而是要求每位党员在思想红线前挺直脊梁,让清正廉洁的新风真正吹进机关大院和街头巷尾。
党中央决定,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x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20xx年xx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了党风、政风、社风大大好转。
通过xx年对八项规定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下,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得到有力遏制。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作风问题的整治永远在路上,其顽固性、反复性导致略有放松便会“卷土重来”。
深刻领会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为何在xx年后的今天在全党范围内再次集中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2024年x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是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以更加具体精准的条文规定为整治形式主义提供了有力制度支撑。在党内全范围开展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是推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这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决定。整治形式主义工作的成效事关党政形象,事关民生福祉。
切实推进学习教育有效开展。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有序开展,必须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在学中知敬畏、在查中找差距、在改中见实效,真正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只有学深悟透,才能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动上明确界限,让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习惯。
严格确保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学习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学习层面,更重要的是结合工作实际。全面梳理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重点查找是否存在“四风”问题的苗头,是否存在制度执行不严、监督不到位等问题。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深挖问题根源,为整改落实提供精准靶向。勇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才能真正找准病灶、对症下药,让学习教育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用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用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擦亮作风建设这张亮丽名片,用党的好风气好形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作风问题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9篇)学习贯彻作风建设专题教育精神研讨发言、心得体会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955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