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堂镇中学2016年度
工
作
总
结
2016年12月31日
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杜堂镇中学全体师生在谷庆伟校长带领下,团结拼搏、负重奋进,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学生成长管理、办学条件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教育教学工作:
(一)、细化常规管理,提高课堂质量。
1.优化教学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实际,我们不断修订和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了《杜堂镇中学课堂教学常规》、《杜堂镇中学提升教学质量的具体做法》、《如何上好复习课》,这样对教学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使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积极推动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2.细化领导分工,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实行领导岗位责任制,采取分线管理,分年级包干,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保证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强化了责任,开展听课、评课等教学教研活动。
3.深入开展“推门听课”和“联片教研”活动,达到了团结、调动广大教师积极进行新课程改革,钻研教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艺术的目的。展示了我校教师朝气蓬勃,乐于创新,敬业爱生,奋发有为的良好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他们以教材为依据,综合开发课程资源;结合学生实际,优化教学设计;充分预设,关注生成;面向全体,注重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与合作;注重实践与体验,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享受探究成功的乐趣。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达到了本次活动预期的目的,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的教学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开展“推门听课”和“联片教研”活动,促进青年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我校马新娟、黄汝焕、刘明霞、孔云梅老师参加了北片区的公开课竞赛,其中马新娟老师参加了区公开课竞赛,并获奖。
4.扎实推行“学生评教”。“学生评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同时还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通过“学生评教”收集课堂教学质量状态信息,了解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逐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学校优良教风、学风、校风的形成。
(二)、抓好常规检查,强化教学管理
1.课堂教学的监控
在抓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务处不仅着眼于全程管理,更把着力点放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一方面,教务处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同时要求三年以内的新教师尽量多听课、多学习,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的生力军;三年以上的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每周两节,听课老师要在课后与上课教师交流得失,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在学生中进行调查了解,同年段、教研组一起分析课堂教学现状,提出相应对策,部署调整教学工作,加强了教学督导功能。
2.教学常规的监控
教学常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在常规的落实上,教务处重点检查了老师的备课与作业批改、学生的辅导、听课节数、老师按时上课、老师私自调课等情况,教务处做好调查和抽查工作,充分实施监督和管理职能,并要求老师把落实好常规看成目前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3.教学质量的监控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与学校的办学息息相关。在期中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中,严格考试出卷、阅卷、评卷等过程管理,并认真组织考试,使考务管理规范化。教务处在各年级成绩的基础上,结合老师平时的上课、学生的反映、教案的设计、作业的批改等情况,对成绩差距较大的老师进行有针对性地谈话,帮助老师解决际问题,从而有力推动了教学质量。
4.突出重点、加强毕业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