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讲话学习座谈会发言8篇

2022-09-03 14:31:37 138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名誉院长包心鉴:站稳人民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全党必须站稳人民立场,紧紧依靠人民,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带领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蕴涵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站稳人民立场,是党百年辉煌历史的深刻启迪。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打江山到守江山,从带领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深刻昭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站稳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时代彰显。唯物史观确认: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有了更加自觉的人民意识和为民情怀,才能在任何风险挑战面前坚如磐石,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站稳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底气。历史深刻表明,党执政的时间越长,我们肩负的责任就越重,面临的风险挑战也就越严峻。全党只有站稳人民立场,永远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才能长期执政、守好江山,始终成为民族先锋、人民脊梁。

站稳人民立场,是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唯有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保持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始终保持与人民同甘共苦的本色,我们党才能更加有力地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世界政党研究中心主任王韶兴:强国必先强党

强国必先强党。在现代国家成长中建设强大政党,本质上是政党意志表达的文明创造过程。强大政党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驱动力量,内在地决定了它不仅要适应现代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样态,而且要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相统一的主体性逻辑,对“历史主题”与“实践主体”、战略目标与实践策略、内部力量与外部因素进行有机整合,创造出不同时代条件下现代国家建设的实践形态。在这样的政治发展机制中,强大政党以特有的本质属性、价值定位和历史自觉,直接影响现代国家成长的方向和质量。

百年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以政治创造为根本,以思想引领为先导,以组织运筹为基础,以政策供给为载体,以制度创设为关键,以自身建设为支撑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机制,既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作出的原创性贡献,也是我们党为世界政党建设注入“中国元素”的显著标识。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在世界现代化的时代主题与中国式现代化历史主题的双重逻辑驱动下,谱写了强大政党建设的历史篇章,呈现出作为世界大党应有的政党自信和历史担当。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以新型文明体的蓬勃兴起,对人类文明发展注入鲜活而强劲的“中国价值”。同时,世界政党肌体也将进一步感知大党、强党必有的政党气象,从而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

省政协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唐洲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当听到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的时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时间想到了很多很多。

什么是人民的幸福?毫无疑问,首先是吃得饱、穿得暖,衣食无忧、吃喝不愁。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任何幸福可言。中国共产党人,用了整整100年的时间,历史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彻底地消灭了绝对贫困。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都想解决而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现在终于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手里解决了、做到了,这说明我们这个党,真的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党。

像这样的人间奇迹,100年来,党领导人民还创造了许多许多。比如,新中国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过去一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七一”讲话学习座谈会发言8篇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825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