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日山东临沂市直机关遴选考试真题及答案-综合类
第一题:单选(20道,共12分);第二题:多选(10道,共9分);第三题:判断(18题,共9分):主要考察的是时事政治、法律、常识等公共知识。
第四题:综合题(70分)
一、结合实际谈谈基层工作的收获,谈谈基层工作经验的重要性。(15分)
[参考答案]
基层的工作经验越来越重要,原因在于:
首先,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肯吃苦。基层是党执政的基础,基层干部是打牢“墙基”的“奠基石”。解决基层问题,主要靠基层干部。在基层工作中,往往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很多基层干部往往要挑起多条线块的工作,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往往会比较大;基层干部又要直接面对群众,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要时刻把人民群众当作衣食父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肩上的责任重大;所以没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基层是寸步难行。
其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会想事。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直接面对群众,是发现问题、查漏补缺的最佳渠道。不是出自基层的干部,因为没有真正体验过基层的生活,不了解民众疾苦,往往会在制定政策时脱离群众,没有可操作性;只有出自基层的干部才能真正了解和体验群众的疾苦,对群众怀着深厚的感情,才能坚定为群众服务的信念和宗旨,才能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时想群众所想,想群众所需,踏踏实实为群众谋福祉。
第三,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能干事。经历过基层实践锻炼的干部,对群众的感情更深、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都会得到明显提高。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在处理一些基层实际问题时,其相对经验不足,容易走弯路甚至造成损失。而从基层出来的干部则恰恰相反,他们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不管是在解决群众所需实际问题上,还是化解纠纷矛盾上都能游刃有余。
二、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5分)
问题:
1.请阐述治理的内涵。
[参考答案]
治理,既有统治、管理的意思,但又不同于统治、管理。统治、管理的指向一般是单向的,主要指向人民、公众或某个号体。而治理的对象是整个国家和社会,它的指向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或多向的。治理的目的是要通过积极的参与、沟通、协调、激励、规范和约束,形成一种遵循正确的价值取向、朝向一定目标的良好的秩序和状态。
从传统“管理”到现代“治理”的跨越,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是一个“关键词”的变化,是治国理政总模式包括权力配置和行为方式的一种深刻的转变。这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必然要求。从“管理”到“治理”的跨越,说明我国将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方面,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方面,采取具有革命性的变革,把中国带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2.结合治理理念、民主政治和群众路线谈谈中央实行两个现代化建设这一决策的意义。
[参考答案]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的内涵。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角度提出的,是对现代化目标状态的描述。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从制度层面提出的现代化目标,从而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目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