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公开选拔环保局副局长试卷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4分)
1、“产生污染的建设项目”具体是指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因排放废气、废水、废碴等污染物一定会或可能会对环境带来污染的项目。()
2、“清洁生产”是指生产车间必须清洁卫生,产品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3、“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对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分析评价。()
4、“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修建铁路、公路、水利工程,开办矿山企业、电力企业和其他大中型工业企业,其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水土保持方案必须先经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5、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
6、环境保护将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7、“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是指凡是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都负有治理环境污染或补偿污染损害的责任。()
8、环境管理体制是指国家为了执行环境管理职能而确立的环境事务的组织系统。()
9、我州境内有些地方称为“打鸟山”、“鸟吊山”,这是因为每年在特定的时节都有很多鸟类要到这些地方聚集繁殖,而形成奇观。()
10、我国加入环境保护国际条约后,所缔结或参与的环境保护国际条约,不是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的组成部分。()
11、1974年,联合国确定的第一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
12、《洱海管理条例》规定,在洱海管理界桩内5米,界桩外15米营造洱海环湖林带。()
13、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有最高行政管理的职责。()
14、环境质量状况应当定期向上级环保部门报告。()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的,该题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16分)
1、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三同时”,是指()。
A、同时审批B、同时设计C、同时安装
D、同时施工E、同时投产使用
2、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一般分为三类,即:()。
A、监视性监测B、事故性监测C、污染源监测
D、研究性监测E、水质监测
3、环境质量标准是按以下几项原则制定的()。
A、以环境基准作为主要依据的原则
B、围绕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目标的原则
C、政策性原则D、可行性原则E、达标排放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