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在环保管理方面的问题与建议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已经严重性达到世界之最,多次受到联合国的指责,要建设一个“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发展国家已经迫在眉睫,所以治理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国家政策中的重中之重。作为工业企业,更要正视环保,面对改革开放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更要做好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工作,遵循环保政策,实现生产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样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下去。
一、我国工业企业节能环保管理工作现状
现阶段我国企业环境管理模式仍然是以“行政命令、末端治理、浓度控制、点源控制”为主,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科技与教育手段的环境管理制度仍然未建立起来。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环境管理水平落后、管理方式单一。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方面,依然停留在污染物排放末端治理层次,不注重产品生产的源头控制,导致工艺设备相对落后,能源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环境治理能力差、水平低;二是企业环保队伍、环保技术落后。环保队伍及环保技术落后是企业比较普遍存在的状况,相当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缺乏环境管理技术人员,对企业本身的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正确的认识和解决,不能适应环保工作的需要;三是环境管理不到位,缺乏公众参与机制。环境管理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企业或多或少依然存在着执行国家环保方针、政策不力,对“三建”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不严,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我国的环境管理严重缺乏公众参与,人们认为环境管理理所当然是政府行为,没有有效的发挥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也只有公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实现保护和改善环境、更好的管理环境的目的;四是环境管理规划性差、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企业环境管理既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环境管理整体规划性差,环境管理工作盲目性大,与生产建设、企业发展脱节,导致诸多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发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国内外无数先例已为“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付出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代价,实践证明,重发展、轻环保、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未能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不适应国家“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求的。
二、深化改革工业企业节能环保管理工作的具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