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探索构建党校“贯通式”科研管理机制

2024-10-21 12:20:33 129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A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党校要做好理论研究、对策研究这个探索规律、经世致用的大学问,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等方面推出高质量成果。”高质量科研是党校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党校科研管理者必须始终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面向未来做好科研管理工作。着眼党校科研的内在规律,党校科研管理工作应更加突出前瞻性、系统性,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将教研与实践相贯通,以“贯通”作为基本理念和工作方法,有效整合党校内外的科研要素资源,走出“为科研而科研”的“小科研”思维,在学科设置、成果转化、教师成长、数据赋能、平台构建上探索构建“贯通式”科研管理机制。

贯通学科与规划:立足长远育好“学科树”。学科建设是党校的基本建设,也是完成党和政府赋予党校教研任务的保证。党校科研管理可积极探索多学科、跨学科的“贯通式”学科规划,对原有学科设置调整优化,立足长远育好党校“学科树”。探索“贯通式”学科规划应严格贯彻《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中关于党性教育、理论教育、履职能力培训和知识培训的要求,聚焦现实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培育交叉学科,促进学科融合发展。探索“贯通式”学科规划有助于深入研究党的创新理论。党的创新理论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多个学科,对其核心要义、实践要求等方面作出体系化、学理化阐释,就必须走出学科局限,统筹谋划学科布局,促进学科之间的贯通。探索“贯通式”学科规划有助于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条例》提出要“重点建设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加强党性教育学科建设,积极扶持教学急需且相对薄弱学科,逐步形成突出党校(行政学院)特色、满足干部培训需要的学科体系”,这就要求将重点学科建设、特色学科建设与急需且薄弱学科建设贯通起来,形成党校学科体系。探索“贯通式”学科规划有助于党校教育培训面向未来。面对飞速发展的智联社会,干部学员的领导能力和治理能力必须适应这一新变化不断提升,这就需要党校切实把学科建设与教育培训需求贯通起来,探索“贯通式”学科规划建设,更好满足新时代干部能力建设之需。

贯通理论与对策研究:着眼共赢搭建“新桥梁”。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是探索规律、经世致用的大学问,是党校承担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体现不同于一般学校的独特价值之所在。从内在逻辑上说,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具有相辅相成、互相贯通的关系。面向新时代重大现实问题的对策研究,需要丰厚的理论基础;开展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也离不开丰富的经验材料与政策视野。实际上,新时代重大现实问题往往都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相应的对策研究既要有多学科的理论运用,也要有对实践的深切体悟。因此,应积极推动“学术话语”与“智库话语”、“学术成果”与“咨政成果”的相互转化,进一步培育具有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贯通视野的研究团队,实现以对策研究为牵引的理论研究与以理论研究为支撑的对策研究的双向互促。在实践中把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相贯通,就需要将具有理论优势的教师与具有实践优势的学员两类主体贯通起来。党校的学员来自各地区各行业,他们专业背景多元、工作经历多样且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宝贵的科研潜力。要利用好学员这个独有的资源,创新学员融入党校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的体制机制,激励教师与学员“结对子”,激发两者高水平交流、研讨与合作,形成更多的“金点子”“好方子”。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研讨发言:探索构建党校“贯通式”科研管理机制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6967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