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我站在村口的望江亭前,看着层层稻浪在晨光中泛起粼粼波光,耳畔传来”突突”作响的农机作业声,鼻腔里充盈着新翻泥土的芬芳。三年前那个春寒料峭的清晨,当我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时,老支书李有田递给我的那碗姜茶的温度,至今仍在掌心萦绕。此时此刻,即将作别这方浸润着汗水与希望的热土,万千思绪如江潮奔涌。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驻村伊始,面对村党组织”三会一课”记录不全、党员老龄化严重等问题,我们以”五基三化”攻坚行动为抓手,创新推行”田间党课”“云端党日”。记得去年秋收时节,在金黄的稻田里,78岁的老党员张德顺拄着拐杖讲述他1958年带领村民修水渠的故事,湿润的眼眶映照着飘扬的党旗,让在场的23名青年党员深受震撼。
三年来,我们培育了5名”双带”能人党员,发展7名90后入党积极分子。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从2019年的12.6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287万元。这组数字背后,是党员王建军带头试种50亩富硒水稻的担当,是预备党员陈晓燕连续三个月驻守菌菇大棚的坚守。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面对传统水稻种植亩均收益不足千元的困境,我们邀请省农科院专家把脉问诊,将1200亩低产田改造成”稻渔共生”示范基地。去年夏天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中,驻村工作队与村民在齐腰深的水里抢修田埂的场景,至今仍在村史馆的影像墙上定格。
通过”三变”改革,我们整合闲置土地680亩,引进3家农业龙头企业。去年”望江红”脐橙首次打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单季销售额突破800万元。返乡青年李志强创办的竹编工坊,带动42名留守妇女人均增收1.2万元。这些变化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哲理。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在望江村第一书记离任座谈会上的告别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86698.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