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优势、问题与对策的思考

2025-02-18 07:03:52 134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高职院校与产业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是服务新质生产力最直接、最紧密的教育类型。

一、新质生产力的界定

(一)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的“质变”与“创新”,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点,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产物……。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将科技创新成果与生产实践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方式变革、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动力转换,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是具有创新能力且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设备的新型劳动人才。劳动资料的“新质”体现在劳动工具的高智能化。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应用对生产劳动的整体性和协同性的要求更高,高智能化的劳动工具极大地改变了劳动的组织模式和生产方式。数字化空间的生长使得劳动产品从标准化向个体化延展,生产方式呈现出共享化、平台化的新特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不但劳动对象的物质范围空前扩大,还出现了以数字空间为代表的非物质化的劳动对象。

新质劳动对象加速了社会生产技术的迭代更新,这种高智能化和高协同性的特点能够为劳动者高效地利用,加快了新质生产力的生成。

(二)外延

一是高质量发展。传统生产力的增长更多依靠生产要素的量的重复性投入和生产规模的再扩大。而提质增效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打破传统生产要素的质态,创造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共同推动的,是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具体表现。

二是高品质生活。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加社会生产力总量,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企业从同质化、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向柔性制造、定制生产的方式转变,通过研发设计、应用新材料等方式不断推陈出新,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者需求。”新质生产力依托数字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过程的效率,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三是高水平国际竞争力。立足新发展阶段,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及各类微观主体的协同作用,更好地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打破西方少数国家在一些高精尖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新质生产力以其独特的优势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极大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从而增强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优势。历次产业革命的变革表明,拥有先进生产力的民族的企业和产品往往占据世界市场的主导地位。高水平国际竞争力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的显著优势。

二、高等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优势

(一)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关系紧密,双向赋能

高等职业教育和新质生产力之间是相辅相成、伴生耦合的关系。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离不开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支持,而此类人才又依赖于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赋予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主力军,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比较性优势,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应该同频共振、和谐共生。

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具有伴生与耦合的现实逻辑,这既源自社会生产力的一般特征,也是由新质生产力的独特属性决定的。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新要求,推动高职院校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可见,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必要因子,两者是具有双向互动、双向赋能的紧密关系。

(二)高等职业教育通过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

培育新质生产力,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不可或缺。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参与技术研发、推动科技进步,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主体力量,并通过推动学习者全面发展需要的知识再生产,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产生赋能作用。

相对于传统的学术教育而言,职业教育更重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及职业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可以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课程及实训项目,精准定制培养,并让学生快速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及知识。这一实践和技能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使高职毕业生能较好地满足企业需求,并迅速融入工作环境,真正成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在强调职业技能与知识的同时,更强调对学生职业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团队协作、沟通能力与创新能力等,这些品质的养成对其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三)高等职业教育通过科教融汇,赋能新质生产力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优势、问题与对策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8712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