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党的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有着永恒的价值。
遵义会议鲜明体现了党坚持自我革命的政治品质
1933年9月下旬,蒋介石以5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以博古为首的中共临时中央直接领导这次反“围剿”斗争,把红军的指挥大权完全交给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李德。李德废弃过去四次反“围剿”中行之有效的积极防御方针,实行军事冒险主义,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与用新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国民党军队打正规战、阵地战、堡垒战,同敌人拼消耗,结果是敌人步步推进,红军屡遭严重损失,苦战一年,仍未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不得不撤离根据地,实施战略转移。由于部队实行大搬家式的行动,11月27日至12月1日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湘江时,红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
湘江战役之后,红军的指挥任务已经转移到周恩来肩上,毛泽东关于改变行军方向的正确主张得到周恩来等的支持,先后经过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的激烈争论,人们对于中央军事指挥的错误问题有了基本一致的认识,在这种形势下,召开一次政治局会议,总结经验教训,纠正领导上的错误的条件已经成熟。
遵义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指定张闻天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取消长征前成立的“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周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2月8日,在扎西地域的院子街,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决议认为,遵义会议决议全面、系统反映了会上批评博古、李德军事指挥错误的成果,集中反映了当时党和红军的智慧,站在全局的高度,对遭受严重损失后的革命如何坚持,如何恢复和发展,如何打开革命新局面,进行了总体设计。决议明确指出:“政治局扩大会指出过去党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党勇敢的揭发了这种错误,从错误中教育了自己,学习了如何更好的领导革命战争到彻底的胜利。党在揭发了这种错误之后,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自我革命。通过这次自我革命,党纠正了“左”倾教条主义者的军事指挥错误,不仅开启了红军长征从遭受严重挫折到胜利的新征程,而且开启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征程;通过这次自我革命,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党更强大了。
遵义会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
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国共产党内,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俄国革命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其中,王明是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由于具有理论色彩,具有很大的迷惑作用,使人们不容易识别其错误和危害。加之王明等直接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也使得一部分本来不赞成或批评王明的人转而赞同并支持他。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毛泽东认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遵义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单纯防御的战略路线。这一路线,“就使敌人持久战与堡垒主义的战略战术,达到了他的目的。”会议还批判博古、李德在战略转变与实行突围的问题上,同样犯了原则上的错误,“基本上不是坚决的与战斗的,而是一种惊慌失措的逃跑式的以及搬家式的行动”。由于经常避战,“就使得红军士气不能发扬,过分疲劳,得不到片刻的休息,因而减员到空前的程度。”会议的结论是:“单纯防御路线发展的前途:或者是不顾一切的拼命主义,或者是逃跑主义,此外决不能有别的东西。”
遵义会议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的战略战术原则,恢复了中央苏区前四次反“围剿”的正确战略战术原则,要求“红军各级指挥员具有高度的运动战战术”,“从阵地战战术(短促突击)到运动战战术的坚决的迅速的转变”。
由于遵义会议确立了符合中国红军作战规律的正确战略战术原则,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变换作战方向,处处主动。尽管在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仍多次改变战略进军方向,但都是从敌我情况、群众基础、地理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作出的,避免了遭受惨重损失,甚至是全军覆灭的命运。由于思想方法对头,一步一步朝着保全自己的地方走,最终找到最佳落脚点,胜利实现了战略转移的目标,完成了长征。
遵义会议是在紧张的战争形势下进行的,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对多年来党的工作中所有重大问题的是非展开讨论,是不可能的。因而,会议没有全面地讨论政治路线方面的问题。尽管如此,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为全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打开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