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作战“倍增器”:岸基固定翼反潜巡逻机

2025-02-21 07:03:52 126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海上作战“倍增器”:岸基固定翼反潜巡逻机

在军用飞机行列中,有些飞机外表有些怪异,它们外形看似民用客机或运输机,细看机身上还长着一些小刺,机尾拖着一根长棍,有的机头上顶着麻将桌。它们经常巡飞于世界敏感海区上空,行动有些神秘。该类飞机不是别的,正是岸基固定翼反潜巡逻机(以下简称反潜巡逻机)。

为防范德国潜艇的威胁,1915年,美国海军对柯蒂斯H-4型水上飞机进行改造,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反潜巡逻机。1917年5月20日,英国海军航空兵一架F-2A水上反潜巡逻机用炸弹在北海击沉德国UC-36号潜艇。这是反潜巡逻机,也是飞机击沉的第一艘潜艇。1943年,为满足在太平洋对日高强度反潜作战的需要,美国在B-24高单翼双垂尾4发重型轰炸机的基础上,通过部分结构改造、加装反潜搜索雷达等技术手段,将B-24改进为PB4Y-2私掠船海上反潜巡逻机。从此,开启了专用反潜巡逻机的研发大门。

冷战时期,随着潜艇下潜深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隐身性及续航力更大更强的战略核潜艇的出现,世界反潜格局出现新变化,迫切需要部署长航时、大范围、精定位、稳摧毁的新型反潜巡逻机。为此,美、苏开始以民航客机或其他大型飞机为基础研发新型反潜巡逻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以依莱克特拉民航机为基础,推出了P-3系列反潜巡逻机。为对付美国战略核潜艇,苏联也制造了两种大型反潜巡逻机图-142和伊尔-38。从此,不同于水上飞机的岸基固定翼反潜巡逻机登上世界反潜战舞台。

继美、苏之后,其他国家也开始研发或引进一定数量的反潜巡逻机。由于需要搭载众多的机载侦测设备及反潜武器等,需要较大的机内空间,同时也考虑机内人员工作的舒适性,因此,典型的反潜巡逻机几乎都是在民用客机基础上加装任务系统改进研制而成。反潜巡逻机具有巡航速度快、作战半径大、留空时间长、搜潜手段全、挂载武器多等特点,成为世界各国海军航空装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

经过多年研发和更新换代,反潜巡逻机的性能和作战能力较过去有了相当程度的提升,已由过去的反潜作战演变为可执行多种作战任务的空中多面手。例如,P-8A海神兼容3种数据链,可与水面舰艇、预警机、战斗机、无人机以及其他反潜机等实现信息共享,也可将其视为一架反潜预警侦察机。长期以来,世界上能自主研制反潜巡逻机的只有少数国家。虽然各国的反潜巡逻机在外形设计和内部构造上千差万别,但是机载装备种类可谓大同小异,通常由以下几大类组成。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海上作战“倍增器”:岸基固定翼反潜巡逻机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8841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