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2025-02-28 07:03:52 129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斗争一刻也不能停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改革任务,对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作出重大部署,要求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清障护航。

腐败是历史、文化、经济、制度、环境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一些错误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有的党员干部存在特权思想,认为自己拥有特殊地位和权力,应该享受特殊待遇,有的崇尚关系学,无视制度规则,让改革措施空转,形成阻碍改革进程、拖累高质量发展的中梗阻。此外还应看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反腐败的复杂性和难度前所未有。一些地区、部门或单位职能转变仍不到位,对资源配置和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特别是有的领域制度规范尚不完善,新兴领域还存在制度空白,给权力设租寻租留下空间。一些利益集团通过垄断资源、操纵市场等方式获取巨额利益。在政商关系方面,官商勾结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破坏公平竞争原则;有的搞清而无为,对企业家正当诉求置若罔闻,让惠企利民的改革措施落不了地。在推进改革过程中,还有的党员干部政绩观扭曲,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有的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热衷于作秀造势;有的思维保守僵化,机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背离改革初衷;有的开展执法检查过多过滥,随意性强,干扰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有的觉得制度太严,奉行不干事就不出错,甘于躺平。在严的态势下,明的不敢了、暗的出现了,惯用的没有了、新花样出现了,腐败呈现出新型化、隐匿化倾向,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始终坚持用改革精神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实推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严肃查处阻碍改革执行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决惩处群众深恶痛绝的蝇贪蚁腐,让改革举措更加可感可及。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深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集中整治,切实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深化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完善同查同治机制,由风查腐”“由腐纠风齐发力,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细查腐败背后的享乐奢靡等作风问题,紧盯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提高监督执纪执法的穿透性,切实以监督执纪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8940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