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主参与的"玻璃门"现象透视
在XX市随机选取的12个乡镇(街道)、58个行政村开展实地调研发现,67%的村民表示对村级决策"只知结果不知过程"。2024年XX镇某村修建文化礼堂项目引发争议:尽管工程预算经过镇级审核,但因未公示具体施工方案,导致42户村民联名上访。这种"重决策轻参与"的治理模式,折射出当前村务公开存在的三大痛点——内容选择性公开(62%的村仅公示财务收支)、形式化公示(78%采用固定公告栏)、参与渠道单一(仅35%建立线上议事平台)。
"公示栏贴得再高,也不见得有人看懂!"(XX村村民李某访谈记录)
"我们提的意见总被说'不成熟',最后还是按支书的意思办。"(XX街道某村村民代表原话)
"工程项目完工半年了,至今没看到完整的招标公告。"(XX县纪委监委信访件摘录)
二、民主议事机制的结构性矛盾
调研数据显示,当前村级民主建设存在"四化"倾向:
1.程序形式化:全市89%的村建立"四议两公开"制度,但76%存在"举手表决走过场"现象;
2.主体空心化:在抽查的43个村中,61%的村民代表会议出席率不足60%;
3.内容空泛化:92%的村务公开栏仅公示"三资"管理信息,涉及土地征用、惠民政策等重大事项占比不足15%;
4.监督弱化:村级监督委员会中,74%由支委兼任,2024年全市仅3%的村开展过议事程序专项检查。2023年X村光伏发电项目推进过程中,虽经"两委"会议通过,但因未组织村民代表实地勘察选址,引发56户村民质疑。该事件暴露出"程序合规、实质缺位"的深层治理危机。
三、构建"五位一体"参与式治理体系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5年社情民意:关于健全村级民主协商机制提升治理效能的提案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89914.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