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机构编制“瘦身难”问题的研究

2025-03-04 07:03:52 125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有关机构编制“瘦身难”问题的研究

打破固有思维模式 破解机构编制“瘦身难”问题

〔内容提要〕机构编制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就要坚持机构编制瘦身与健身相结合。“瘦身”强调严控机构编制总量,对职能任务弱化的做好减法,精简多余的机构编制。当前,一些地方陷入了窘迫困境,退出机制不顺畅,该精简的机构编制难以精简,导致在严控总量情况下社会发展对机构编制刚需又难以解决。如何破解严控机构编制与满足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需要我们更新观念跳出编制看编制,守正创新着力解决机构编制“瘦身难”问题。

坚持政治思维,认清机构编制的政治属性,牢牢把握机构编制精简的主动权

当前, 部门编制固化和利益化藩篱客观存在,原因是一些单位领导对机构编制属性的认识有偏差,片面认为机构编制一旦下达给部门就是属于部门的,于是一味强调部门工作的重要性和困难度,认为自己在位时,把机构级别提高,把领导职数增多, 把编制增加, 是非常光荣的事情,反之,如果在位期间,单位机构和编制被精简了,就觉得是非常丢人现眼的事,导致机构编制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党管编制原则,是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是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距,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履行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保证。机构编制资源政治属性,决定机构编制资源是党的,是人民的,并不是属于部门固化不变的,也可以理解为,机构编制的所有权属于党和人民,各单位各部门只是根据党和人民的需要阶段性拥有对机构编制的使用权。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管理机构编制,就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牢牢把握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的主动权,对党和人民负责,积极主动优化整合存量,打破原有的部门编制固化和利益化藩篱,对职能任务弱化的单位主动做好减法,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该撤的撤,该并的并,该转的转,切实精简多余的机构编制。

坚持法治思维,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权威性

机构编制难以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产生的原因很多,根本原因是没能依法管理。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机构编制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各项改革和建设均离不开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它的管理使用一刻也离不开党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法规指导。《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就是当前机构编制工作的“基本法”,《条例》把机构编制工作纳入法治化的轨道,突出法治在机构编制工作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确保机构编制工作在法治框架内有序运行,通过法治手段提升机构编制管理的效能和水平。工作中要树牢“编制就是法制”的意识,严格按照《条例》规定权限和程序办理机构编制事项,全方位用制度规范机构编制工作,严格落实编委会“一支笔”审批制度,强化机构编制法定地位, 依法管理各类组织机构, 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同时,运用法治思维查处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严肃查处“条条干预”机构编制、超限额设置机构或变相增设机构、超机构规格或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超编进人以及财政供养人员“占编制、不上班、吃空饷”等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依法依纪追究责任,把维护机构编制严肃性和权威性贯穿于日常机构编制管理的全过程。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有关机构编制“瘦身难”问题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006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