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研究如何“拥抱”人工智能

2025-03-21 07:03:52 128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历史学研究如何“拥抱”人工智能

2025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让人工智能变成了一个大众热议的话题,历史学这样的人文学科,也难以回避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对历史研究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在ChatGPT兴起阶段,历史学面对人工智能,其实是一个二选一的局面。历史学者通过观察大语言模型对历史研究的有效性,能够自主选择是否在自己的研究中引入AI工具,尚有一定的选择主导权。而在DeepSeek之后,历史学者几乎是不可避免地要拥抱人工智能了。一些视频号教程甚至宣称用人工智能可在两小时之内完成一篇学术论文,难免让历史学者对AI产生焦虑。

历史学者的焦虑不难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文本生成能力,尤其是在中文方面的表现,甚至可以用令人惊艳来形容。之前的ChatGPT只是有一种若隐若现的AI味,而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则已经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张力。这意味着,历史学者如果有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学术助手,将会有一种如虎添翼的畅快感。这个助理知识渊博,过目不忘,反应敏捷,通晓多国语言,语言表达能力极强,思路极其条理。不难想象,人工智能作为掌握多种语言的合作者,加入历史学者的研究团队,会使跨文化议题的研究、文明互鉴的讨论更加便捷。

现实的AI压迫感更是愈发显著。大语言模型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在各种测评中的表现越来越优秀,接入优质大语言模型的应用越来越多,人工智能必定会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最终直接影响历史学者的研究工作。AI随时在线的状态已经若隐若现。这个趋势让历史学者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时,要从之前的二选一变成一道必答题了。

但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在大家纷纷讨论AI对历史学的冲击时,潜意识是将历史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讨论的。这并非严谨的思考前提,历史研究存在多元面相,不仅在方法论上有定性定量之别,领域上有政治史、文化史、社会史等分野,在理论上也有年鉴学派、全球史、后现代史学等多维视角。哪怕采用最粗糙的分类方式,也有擅长考证的历史研究(所谓事实判断的议题),或者偏向理论分析的历史研究(所谓价值判断的议题)。研究层次不一样,AI的参与度也会不一样,我们对待AI接入历史研究的态度也应该不一样。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历史学研究如何“拥抱”人工智能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277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