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中央八项规定自颁布实施以来,如同一股强劲的清风,吹遍大江南北,在党风政风建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有效遏制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极大地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政府行政领域作为党和国家政策的执行主体,直接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肩负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福祉的重大使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于提升政府行政效能,优化政务服务,打造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政府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今天,我们就围绕政府行政领域如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本次主题党课。
一、强化政府行政效能,规范政务流程与服务质量
(一)八项规定对政务流程和服务质量的导向作用。中央八项规定的核心在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这与政府行政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度契合。过去,部分政府部门存在办事流程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群众办理一项业务,往往需要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一些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对待群众态度冷漠,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八项规定的出台,促使政府部门深刻反思,积极寻求转变。各级政府以提升行政效能为目标,大力推进政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简化不必要的审批环节,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建立起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政务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二)优化政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的具体实践。为提升行政效能,规范政务流程与服务质量,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幅削减行政审批事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许多地方政府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到一个大厅办理,实现了“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利用信息化技术,推进政务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搭建政务服务网上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预约、申报、审批和反馈,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例如,某地政府开发了政务服务手机APP,群众通过手机就能随时随地办理各类政务事项,查询办理进度,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户办业务。
(三)典型案例及启示。某市在推进政务服务改革过程中,针对企业开办环节繁琐、耗时较长的问题,成立了工作专班,对企业开办流程进行全面梳理。通过整合工商、税务、社保等部门的业务,推行“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次办结”的服务模式,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数据共享,将企业开办时间从原来的1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这一改革举措不仅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能,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案例充分证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优化政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不仅能够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二、在政府资源调配中优化资源分配与项目审批
(一)资源调配环节落实八项规定的重要意义。政府资源调配涵盖了资金、土地、政策等各类资源的分配和项目审批,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然而,过去在资源调配过程中,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合理、项目审批不规范等问题。一些地方盲目上马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部分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等腐败现象,损害了公共利益。中央八项规定要求我们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调配机制,确保资源分配和项目审批的公平、公正、公开。这不仅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还能有效预防腐败,保障公共资源真正用于服务人民群众,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健全资源调配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为落实八项规定,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资源调配制度,明确资源分配的原则、标准和程序,规范项目审批的流程和要求。在资源分配方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案,优先保障民生领域和重点项目的资源需求。在项目审批方面,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进行审批,杜绝违规审批行为。加强对资源调配过程的监督管理,建立多部门协同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作用,对资源分配和项目审批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资源调配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情况,降低腐败风险。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题党课:深学笃行八项规定,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725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