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在社会基层治理持续深化,社区服务在居民生活中发挥愈发关键作用的当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社区服务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对于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增进居民福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围绕“贯彻八项规定,赋能社区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开展党课学习,旨在让每一位社区工作者深刻理解八项规定的内涵,将其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推动社区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领悟八项规定,锚定社区服务发展方向
(一)八项规定开启党风廉政建设新征程。2012年12月,中央八项规定正式出台,这份文件从改进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到精简会议活动的规模频次,再到规范文件简报的印发流程等多个维度,对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提出了明确且细致的要求。它以小切口打开大局面,拉开了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的新篇章。在此之前,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八项规定实施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迅速行动,加大监督查处力度,一大批违规违纪行为得到严肃处理,党风政风得到显著改善,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
(二)八项规定为社区服务工作指明路径。在社区服务领域,中央八项规定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规范了社区工作者的行政行为,让社区活动组织、资源分配、经费使用等关键环节更加透明、公正、高效。同时,八项规定激励着社区工作者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杜绝形式主义和腐败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区工作环境。例如,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项目中,严格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合理控制成本,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既能提升社区硬件设施水平,又能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八项规定在社区服务领域的落实成果
(一)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与居民满意度。优化社区服务模式。各级社区管理部门积极响应八项规定,精简不必要的行政流程,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提升社区服务质量上。通过开展社区需求调研,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例如,针对辖区内老年人增多的情况,设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极大地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居民的广泛好评。加强社区民主管理。在八项规定的指引下,社区治理更加注重民主参与,通过建立社区居民议事会、听证会等机制,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让居民参与到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中来。例如,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时,组织居民议事会,就改造方案、施工时间等问题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根据居民反馈对方案进行优化,使改造工作顺利推进,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二)推动社区活动组织与资源分配合理高效。规范社区活动组织流程。为确保社区活动的顺利开展,各级社区管理部门制定了严格的活动组织管理办法,明确了活动申报、审批、实施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和要求。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公开透明的流程,让所有符合条件的活动都能得到公平支持。例如,社区活动在筹备过程中,社区管理部门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群等渠道发布活动申报通知,详细介绍申报要求和流程。申报结束后,组织专家和居民代表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了活动组织的公正性。优化社区资源分配机制。建立了科学的社区资源分配机制,根据社区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规划,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同时,加强对资源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例如,社区通过对社区资源的全面梳理,建立了资源台账,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特点,合理调配资源,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确保社区办公经费用于民生服务。严格经费预算管理。为保障社区办公经费合理使用,各级社区管理部门制定了详细的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对经费的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等环节进行严格规范。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实际需求,确保经费用于民生服务项目。例如,在编制年度预算时,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深入调研,了解居民的需求,将有限的经费重点投向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公共设施维护等民生领域。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建立了社区办公经费使用监督机制,通过定期审计、公示等方式,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督。例如,每季度对办公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在社区公告栏进行公示,接受居民监督,确保了经费使用的公开透明。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题党课:贯彻八项规定,赋能社区服务高质量发展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725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