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XX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明确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XX市XX区XX山及其昭示延伸出的一系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整合文化资源是贯彻落实“两个结合”的重要举措。通过立足XX区XX山的开发利用,探索一条能够行稳致远的文旅产业发展之路,旨在为XX区文旅产业发展找到一个突破口,为类似地域的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一、XX区XX山文旅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促文旅产业发展的意识不强第一,对文旅产业的倾注力不够。自1972年和1991年两次发掘后,大量的文物馆藏于XXX山青铜器博物馆内,XX山的保护利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直到2018年8月起,才依托XX山古墓群有关保护性建设工程项目,建成了基本的基础维护设施,对文旅产业关注度不高,文旅规划认知落后于时代发展。
第二,文旅融合发展预见性缺失。针对“XX山开发期待”对696人进行了问卷调查,80%的被调查者希望看到文物墓葬本体(有选择地展示几座代表性墓葬)或者复原全部墓葬。因此,只在XXX山青铜器博物馆展出XX山出土文物的单一文旅供给,是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文旅市场的“个性化”需求的。
(二)文旅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不足
第一,文旅产业发展规划不到位。现有规划对总面积432.1公顷的XX山文旅产业发展核心区建设定位不精准,没有突出XX山超凡的文化资源、地域发展特色和周边关联产业的详细规划设计。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
第二,文旅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不力。由于地方财政的“无能为力”和招商引资的“有去无回”,XX山文旅还是传统的遗址封闭保护和文物的博物馆展示,文旅融合发展处于“等”的状态。其原因主要是针对XX山开发利用的地方配套政策措施制定滞后,跟进不力。主要表现在:
(三)文旅产业发展的刚需投入不足
第一,文旅产业专精尖人才匮乏。
第二,文旅专项资金投入甚微。受地方财政吃紧、资金短缺的影响,对XX山文旅的投入捉襟见肘。据统计,2000年至2023年底,直接用于XX山开发利用的财政投入为1260万元,相对于XX山文旅产业打造数亿的巨大资金需求是微乎其微的。
(四)文旅产业发展的融合创新滞后
第一,文旅融合生硬、渠道单一。受专业人才匮乏、现有经营主体文化素养不高和资本积累薄弱的制约。目前,XX山并没有塑造出能让古滇文化、青铜文化享誉国内外的“文化标识、文化符号”,文化和旅游“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文旅产业处于无序发展状态。现有的文旅项目体验感不强,文化植入数量不充盈、质量不达“标”,聚集古滇文化“味道”的体验活动基本没有,引流不够,仅有的“流量”也未能转化为“留量”。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X山文旅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7944.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