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社区)工作中,八项规定是我们开展工作的重要准则,对于提升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近期对八项规定的深入学习教育,我结合自身在村(社区)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纠,梳理出以下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在参与八项规定学习教育过程中,思想上未能充分认识到其作为基层工作行为准则和作风建设重要指引的深远意义,存在 "被动学、任务学" 的心态。日常工作中,更倾向于将精力投入到具体事务性工作,如处理村民纠纷、落实政策通知等,认为学习教育是 "软任务",导致学习时间被严重压缩。据近期自我时间管理统计,用于八项规定学习的时间仅占每周工作总时长的 5% 左右,明显低于业务工作投入时间。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八项规定对于规范自身行为、提升服务质量、维护村(社区)良好形象的重要性,缺乏主动学习、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学习过程中,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存在碎片化学习的问题。往往是根据上级安排或文件要求进行针对性学习,没有主动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对八项规定的整体框架、具体条款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不够深入。例如,在学习关于改进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时,只是孤立地学习该部分内容,没有与其他如精简会议活动、规范出访活动等规定结合起来,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学习资料的选择上,主要依赖上级发放的文件和简单的解读材料,没有主动拓展学习渠道,如查阅相关的政策解读文章、典型案例分析等,导致学习内容不够丰富、不够深入。
主要依赖集中学习和自我阅读文件的方式,缺乏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在集中学习中,往往是照本宣科,缺乏互动交流和深入讨论,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自我学习时,也只是机械地阅读规定内容,没有结合村(社区)实际工作进行思考和分析,导致学习与实践脱节。例如,在集中学习会议上,大家只是坐着听讲解,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对一些重点内容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同时,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利用网络平台、学习强国 APP 等进行学习,错过了很多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将八项规定的理论知识与村(社区)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存在 "学归学、做归做" 的现象。例如,在学习关于廉洁自律的规定时,只是在理论上知道要遵守廉洁纪律,但在实际工作中,面对村民的利益诉求和一些小恩小惠,没有时刻保持警惕,没有将廉洁规定切实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处理村(社区)事务时,没有充分考虑八项规定的要求,没有以规定为指导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导致学习成果没有得到有效运用。
由于日常工作任务繁重,加上对八项规定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敷衍了事、应付检查的心态,对学习内容不认真钻研,对学习任务不按时完成。例如,在撰写学习笔记时,只是简单地摘抄规定内容,没有结合自己的思考和体会,学习笔记流于形式。在参加学习讨论时,缺乏主动发言的积极性,只是被动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交流中去。
在学习八项规定中关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时,虽然知道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但在实际工作中,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不够深入。往往是在开展工作时,才与群众进行短暂的接触,没有主动深入到群众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实际困难和意见建议。例如,在开展低保申请审核工作时,只是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审核,没有与申请群众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实际情况和生活困难,导致一些真正困难的群众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同时,对群众的诉求回应不够及时,没有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在工作中,存在浮躁情绪和侥幸心理,对待工作不够认真负责,缺乏精益求精的态度。例如,在整理村(社区)资料时,只是简单地进行收集和堆放,没有进行分类整理和深入分析,导致资料查找困难,影响工作效率。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时,只是做表面文章,对一些卫生死角没有进行彻底清理,没有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导致环境卫生问题反复出现。没有将八项规定中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要求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缺乏扎实肯干、勇于担当的工作精神。
在学习和落实八项规定的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习惯于按照传统的方式和方法开展工作,没有结合村(社区)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例如,在开展宣传工作时,只是采用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等传统方式,没有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导致宣传效果不够理想。在解决村(社区)矛盾纠纷时,没有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只是依靠传统的调解方式,对于一些复杂的矛盾纠纷处理效果不佳。没有充分认识到创新对于落实八项规定、提升工作质量的重要性,缺乏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决心。
虽然通过学习对八项规定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工作行动和工作成效。例如,在学习关于精简会议活动的规定后,没有对村(社区)的会议进行有效精简,仍然存在会议时间过长、内容空洞、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学习关于节约开支的规定后,没有对村(社区)的经费使用进行严格管理,仍然存在浪费现象。没有建立起学习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缺乏对学习效果的跟踪和评估,导致学习与实践脱节,无法真正发挥八项规定对工作的指导作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没有时刻以八项规定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例如,在遵守工作纪律方面,存在迟到早退、擅自离岗等现象;在廉洁自律方面,对一些小的违规行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侥幸心理。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缺乏对自身行为的严格约束,没有将八项规定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在学习八项规定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理论水平有限,对一些政策条款的解读不够准确,存在理解偏差。例如,在学习关于公务接待的规定时,对接待标准、接待范围等具体条款的理解不够清晰,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在向群众宣传八项规定时,由于自己理解不准确,可能会给群众带来误导,影响政策的贯彻落实。没有及时向专业人士请教,没有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深入学习,导致对政策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无法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
在村(社区)工作中,与同事之间的沟通协作不够紧密,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在落实八项规定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导致一些工作任务无法高效完成。例如,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时,没有与其他同事进行充分沟通和协作,各自开展工作,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导致工作效果不够理想。在处理复杂的村(社区)事务时,没有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缺乏相互支持和配合,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没有认识到沟通协作对于落实八项规定、做好村(社区)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学习效果评估机制,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总结和评估。不知道自己在学习中取得了哪些进步,还存在哪些不足,导致学习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没有对自己的学习笔记、学习心得进行整理和分析,没有通过测试、实践等方式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没有根据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质量不高。
虽然有服务群众的意识,但由于自身业务知识和技能不足,服务群众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在面对群众的各种诉求和问题时,有时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给群众带来了不便。例如,在办理群众的社保、医保等业务时,由于对相关政策和办理流程不够熟悉,导致办理时间过长,影响了群众的办事效率。在开展文化活动、健康讲座等服务群众的工作时,由于缺乏组织和策划能力,活动效果不够理想,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没有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没有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
在工作中,往往只注重眼前的工作任务,对村(社区)的长远发展规划考虑不足。没有将八项规定中关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要求融入到村(社区)的发展规划中,缺乏对村(社区)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长远思考和谋划。例如,在引进产业项目时,没有充分考虑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对环境的影响,只注重短期效益,导致一些项目后期出现问题。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时,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导致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没有以八项规定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为村(社区)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自查自纠过程中,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够深刻,存在避重就轻、自我宽容的现象。对于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进行深入剖析和反思,只是表面上认识到问题的存在,没有真正从思想根源上找到问题的原因。例如,在面对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时,没有勇于承认错误,而是找借口、找理由进行推脱,没有从中吸取教训。没有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查自纠工作,缺乏自我反省、自我改进的勇气和决心。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八项规定学习教育(个人)自查自纠存在问题和整改清单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806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