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国内项目考察、学习、调研活动时,存在无意义性、照顾性、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活动。以往,部分乡镇为了所谓的"交流合作",一年开展此类活动达10余次,每次花费数万元。如2023年,某乡镇为照顾上级推荐的关系单位,组织了5次关于农产品加工项目的考察,这些项目大多与乡镇实际产业布局不符,考察过程仅停留在参观拍照、座谈交流,未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也未对乡镇产业发展起到实际指导作用。这种"走马观花"式的考察,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无法真正聚焦乡镇发展的实际问题。
个别主要部门负责人政绩观存在偏差,热衷于搞劳民伤财的 "面子工程"。在一些乡镇,为了迎接上级检查或展示所谓的 "发展成果",不顾当地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盲目建设一些华而不实的项目。例如,某乡镇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投入数百万元建设了一个大型文化广场,但由于选址不合理、功能规划不科学,建成后很少有人使用,成为了 "闲置工程"。这些 "面子工程" 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损害了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让群众对政府的工作产生了不满。
在面对重大事项时,部分干部存在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互相甩锅的现象。当遇到复杂问题和矛盾时,不是积极主动地去解决,而是选择回避和拖延,将问题推给其他部门或上级领导。比如,在某乡镇的征地拆迁工作中,涉及多个部门的职责,由于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导致工作进展缓慢,群众的合理诉求得不到及时解决,引发了多次上访事件。这种不担当不作为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政府的公信力,也损害了群众的利益。
一些乡镇在工作中注重检查表面政绩,搞 "半拉子工程",一旦检查结束,就恢复老样子。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部分乡镇为了迎接上级检查,临时组织人力物力对道路两旁、村庄周边进行清理,检查时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但检查过后,垃圾乱堆乱放、污水横流等问题又重新出现。据统计,2024 年某乡镇在各类检查前集中开展环境整治行动达 8 次,每次投入资金数万元,但长期效果不佳,群众对此意见很大。这种只注重表面功夫、不注重实际成效的做法,不仅浪费了资源,还让群众对政府的工作产生了信任危机。
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存在 "一刀切"、层层加码的现象,只看表面,不深入实际了解实情。例如,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一些乡镇没有根据农户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准识别和分类施策,而是简单地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改造,导致一些真正需要改造的农户得不到应有的帮助,而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农户却享受了政策。同时,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层层加码,增加了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也让群众对政策的满意度降低。
文风会风方面存在不实不正的问题,搞文山会海,流于表面,注重拍照留痕,资料乱编。乡镇会议数量繁多,很多会议内容重复、缺乏针对性,导致基层干部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开会和整理资料上,真正用于落实工作的时间却很少。据统计,某乡镇 2024 年上半年召开各类会议达 50 余次,平均每周召开 2-3 次会议,其中有不少会议是可以通过电话、文件等方式传达的。同时,在资料整理方面,存在造假现象,为了应付检查,临时编造会议记录、工作台账等资料,严重影响了工作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存在差距,实际工作中存在层层加码的现象,一些干部坐在办公室收资料,不深入村居,官不大,脾气大。在基层工作中,上级部门要求报送的资料繁多,基层干部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整理和报送资料,导致没有时间深入村居了解实际情况。例如,某乡镇干部反映,每天要收到 10 多个工作群的通知,需要报送各种报表和资料,有时候为了报送资料,不得不加班到深夜。同时,一些干部在工作中缺乏服务意识,对基层群众的诉求不耐烦,态度恶劣,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
部分干部存在漠视群众正当利益、脱离群众、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迎合上级所需。在农村低保评定、危房改造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中,存在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问题,导致一些困难群众得不到应有的帮助。例如,某乡镇在低保评定过程中,个别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将不符合条件的亲属纳入低保范围,而真正困难的群众却被排除在外。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群众的利益,破坏了政府的形象,也引发了群众的不满和投诉。
存在巧立名目,违规吃喝,迎来送往的问题。一些乡镇干部利用各种名义组织聚餐,宴请上级领导和周边乡镇的干部,花费公款用于吃喝娱乐。据调查,某乡镇 2023 年在违规吃喝方面的花费达 10 万余元,这些费用大多通过虚开发票、虚报项目等方式进行报销。这种违规行为不仅浪费了公款,还滋生了腐败现象,影响了干部队伍的廉洁性。
办事就讲回报,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工程项目建设、行政审批等领域,一些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企业和群众的礼品礼金,为其提供便利条件。例如,某乡镇在道路建设工程招标过程中,个别干部收受了投标企业的礼品礼金,在评标过程中给予其特殊照顾,导致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受到破坏。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廉洁自律的规定,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群众的利益。
借调研培训等名义公款旅游,大吃大喝,公款购买奢侈品的问题时有发生。一些乡镇以开展调研、培训等活动为借口,组织干部到旅游景点游玩,花费公款用于住宿、餐饮、门票等费用。同时,还存在公款购买奢侈品用于赠送上级领导和客户的现象。例如,某乡镇在组织干部外出培训期间,擅自改变行程,到著名旅游景点游玩,花费公款数万元。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还严重损害了干部队伍的形象。
违规建设、奢华装修楼堂馆所的问题在一些乡镇仍然存在。为了改善办公条件,一些乡镇不顾自身经济实力和实际需求,违规建设豪华的办公楼和会议室,装修标准远远超过规定要求。例如,某乡镇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投入数千万元建设了一座豪华的办公楼,内部装修奢华,配备了高档的办公家具和设备,而周边的群众却还生活在简陋的房屋中。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勤俭节约的原则,也损害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感情。
学习贯彻八项规定精神流于表面,思想理解不够深,执行政策敷衍,流于表面,存在拍照、撰写假资料等现象。在学习教育活动中,一些乡镇只是简单地组织干部开会传达文件精神,没有深入开展讨论和交流,导致干部对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不够深刻,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同时,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存在拍照留痕、撰写假资料等形式主义问题,学习教育活动没有取得实际效果。
在问题处理过程中,存在 "一刀切"、不彻底的现象,隐性问题仍然存在,工作效能亟待提升。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而是简单地采取 "一刀切" 的方式进行处理,导致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例如,在农村土地纠纷处理中,一些乡镇只是简单地进行调解,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权属问题,导致纠纷反复发生。同时,工作中存在拖延现象,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影响了工作效率和群众的满意度。
制度形同摆设,规范不完善,执行力度流于表面。虽然乡镇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例如,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一些乡镇没有严格执行报销审批程序,存在虚报冒领、挪用公款等问题;在干部考勤制度方面,存在迟到早退、擅自离岗等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整治。这些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导致乡镇工作缺乏规范性和严肃性。
存在大搞 "一言堂",沟通机制不足,意见反馈渠道需拓宽,压制正常反应渠道的问题。在乡镇工作中,一些主要领导缺乏民主意识,习惯于个人说了算,不听取班子成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沟通机制不健全,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能及时传达给领导,导致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例如,在某乡镇的重大项目决策过程中,没有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等征求群众意见,而是由主要领导直接决定,引发了群众的不满和反对。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深入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检视问题整改清单(乡镇共性问题)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810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