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孕育了宝贵的现场教学资源。其中,XX县梯田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对XX梯田的保护利用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过程进行提炼和升华,是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两山”理论的鲜活教材。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性发展,还能增强干部对XX农耕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有力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激发党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精神、推动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XX县现场教学点开发与建设经验
(一)强化要素保障,为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支撑
在教学资源保障方面,精心挑选现场教学点,结合现场教学点优势资源,确定教学主题,同时收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信息,撰写讲解词,形成完善的教学手册。在人力资源保障方面,组建一支专业的现场教学团队,针对现场讲解、主持互动、归纳总结、点评、理论提升等教学环节,针对性加强师资培训,提升现场教学质量。在机制保障方面,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活动实施细则,明确团队分工与职责,建立健全现场教学点管理制度,围绕主题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同时要提供周密的准备工作与后勤保障。
(二)确立核心主题,深入发掘现场教学点的精髓素材
将整体现场教学点命名为“千年梯田·活态瑰宝”,精心串联XX梯田历史文化博物馆、XX梯田保护数据监测中心共同构建XX县“两山”理论干部教育培训的生动课堂。针对各教学点,精心设定以下主题:“XX梯田·千年印记”——XX梯田文化博物馆,展现XX梯田深厚的历史底蕴;“科技赋能·保护优先”——XX梯田保护数字监测中心,体现现代科技在梯田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生态种养·点绿成金”——大鱼塘村“稻鱼鸭综合种养”,诠释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道;“文旅汇融·和美全福”——全福庄中寨乡村善治,展现乡村治理与文旅融合的和谐画面;“四素同构·三共协同”——探索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新路径。一系列教学点的开发与建设,不仅充分展示了各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也深刻反映了各族人民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
(三)将现场教学与干部能力提升深度融合,充分激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现场教学不仅是党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更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实践中,要精心策划与多方协调,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将现场教学与地区特色教育紧密结合,使典型案例的示范效应得以最大化发挥。在此过程中,鼓励学员们在学习中深入思考,并在学习后能够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实践,进而提炼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这种经验的“复制粘贴”不仅能够惠及核心区周边的村寨,还能以点带面,推动农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党校现场教学点建设典型交流材料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8489.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