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市发展“夜经济”的调研报告

2025-04-24 07:03:52 123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发展“夜经济”已经成为拉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提高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要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省政府召开会议对全省“夜经济”发展作出专门部署,我市也将“夜经济”作为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的工作目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切实推进我市“夜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市商务局积极谋划、精心组织,并按市政府领导意见,对全市“夜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和实地走访,学习考察南京、杭州等国内“夜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先进经验,分析我市“夜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形成报告如下。

一、国内先进地区发展“夜经济”的做法和经验 

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夜经济”市场规模2018年达到228592.2亿元,随着各地政府对“夜经济”扶持力度加大、夜间消费场所的服务市场增加等,“夜经济”发展规模将呈现爆发式增长,预计将在2020年突破30万亿元。今年以来,北京、上海、济南、天津、南京、青岛等多地纷纷出台系列措施推进“夜经济”发展。

(一)各地发展“夜经济”的主要做法

南京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打造“夜之金陵”品牌的实施方案》,分别从夜购金陵、夜食金陵、夜宿金陵、夜游金陵、夜娱金陵、夜读金陵、夜健金陵等7个方面打造“夜之金陵”品牌,提出了“着力打造一批夜间经济示范区”、“ 开展形式多样的夜间消费促进活动”、“ 培育夜间旅游演艺主体”等11项具体措施。重点引导夜间经济向7类区域集中,分别是:商业中心区、旅游景区、人员密集区域、城市休闲功能区、有消费传统的背街小巷、历史文化街区和文体娱乐功能区。此外,南京市梳理出27个夜间经济试点区域,其中,既有长江路及1912街区、夫子庙—老门东片区、湖南路—山西路片区等基础较好、已经有一定名气的区域,也有新街口—太平南路片区、下关滨江区域等需要大力培育的区域。在这些试点区域里鼓励发展老字号、品牌餐饮、风味小吃、时尚酒吧、精品购物等业态开展夜间经济主题活动和品牌创建。为了让工作落到实处,南京市引入考核机制,要求各区政府加强对夜间经济试点区域、认定的夜间经济街区属地街道办事处或园区管委会的工作考核。同时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在公共交通方面,由交通部门加密夜间运行班次,延长夜间运营时间。列入夜间经济试点的区域,美化夜市街景设置的公共照明和装饰照明设施的非经营性用电可接入城市路灯网,相关费用由现行财政承担。在停车方面,由属地街道办事处或园区管委会梳理区域内的行政、企事业单位自用停车场情况,推动夜间向社会开放。

杭州市发展“夜经济”启动较早,早在 2006 年,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就发布了《杭州市夜间娱乐休闲生活发展报告》,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推动夜间旅游休闲发展的序幕。从 2010 年开始,杭州围绕推进“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建设的目标,启动了拓展夜间经济、打造“夜杭州”品牌的系列工程,培育成果显著。出台政策鼓励扶持夜市发展,花三年时间,打造 19 条各具特色的夜市街,基本覆盖杭州城,原则上一个城区设置一条美食夜市街,总量不超过三条,摊档总规模一般不少于 80 家。除了餐饮,印象西湖、钱塘江灯光秀等夜间旅游、以及观影、文艺演出等也是人气十足。为了鼓励夜市发展,夜市经营性电费和水费都按民用标准缴纳;凡属夜市范围内,为烘托美化夜市街景而设置的路灯、过街灯、地灯、公益性广告等非经营性用电由政府承担。夜市举办者最高奖励 200 万元。杭州市加快形成城市核心商贸区和若干商圈;大力引进国际品牌;融入城市综合体建设;打造“双铁”商圈新亮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探索境外游客购物退税试点;深化振兴“老字号”品牌;推出杭州“夜明珠”品牌;打造运河灯光、延长商场营业时间、增加夜观光公交线路。2017 年,美食、茶楼、疗休养、演艺、化妆、保健、女装、婴童、运动休闲、工艺美术等十大行业被列为“杭州十大特色潜力行业”。从资源角度看,杭州以十大特色潜力行业为基础的城市休闲产品丰富。经过多年培育,呈现产品成熟度高、市场认可度高、游客满意度高的“三高”局面,夜间消费潜力巨大。这些都为杭州旅游“夜经济”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产业基础,使杭州旅游“夜经济”发展后劲十足。总体来说,杭州产品开发成熟:夜间演艺产品叫好叫座,国内外美誉度高;文化底蕴深厚;小资餐厅价格亲民、生意红火;低中高价位的购物场所休闲消费氛围初步形成;杭州十大特色酒吧潮人云集,夜时尚指数极高。

2019年4月,上海出台《关于上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称将围绕打造“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夜生活集聚区的目标,推动上海“晚7点至次日6点”夜间经济繁荣发展。5月,文化产业紧随其后,首批“24小时影院”在上海应运而生。

2019年7月,北京市出台《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北京繁荣夜经济“十三条”),宣布将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夜京城”消费品牌,到2021年底,力争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满足消费需求。

宁波市政府充满诗意地称“夜经济”为“月光经济”,并下发《关于发展月光经济的指导意见》,宁波市财政为“月光经济”发展安排了专项资金,鼓励商铺夜晚延时经营,根据延时服务时间长短等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补贴。

(二)经验与启示

1.注重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夜经济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精心谋划,全方位推进。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都注重顶层设计,政府部门能够把握好引导方向,制定严谨的“夜经济”发展政策和规划,加大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程度,确保各项政策实事求是,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群众选择,同时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在氛围营造和公共设施方面加大投入,交通、卫生、城管等部门各司其职,加强指导和监管。

2.注重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各地政府成立了“夜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夜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上海市黄浦区任命了“夜间区长”和首批具有夜间经济相关行业管理经验的“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北京市设立了市、区、街(乡镇)三级夜间经济“掌灯人”制度,统筹协调夜间经济发展。部分地区成立了夜间经济委员会,聘请具有相关行业管理经验的人员、夜间经济商户代表等,协助“夜间区长”工作。同时成立夜间经济商会组织,加强自律规范、促进市场繁荣。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发力、专业运作、多方联动的夜间经济发展协调机制。

3.注重政策扶持

各地针对“夜经济”发展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包括对商场延时营业、文化旅游服务机构延时营业、公交车延时运营,开展夜间打折促销,举办夜间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活动给予一定的补贴。

4.注重挖掘历史与文化资源

“夜经济”发展不仅仅停留在购物餐饮、打折促销、延长时间,而应该紧密结合城市历史和文化内涵。南京夫子庙步行街结合“夜游秦淮河”等旅游资源,深入挖掘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市民和游客欣赏美景的同时受到历史文化的滋养;杭州市围绕西湖文化景区,开发《印象西湖》大型灯光实景表演、宋城千古情等夜间商业文化项目,展现城市历史文化脉络,突显文化厚重而又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苏州以夜游园林、夜赏评弹为特色,使山塘街、平江路等商业街区成为集中展示江南文化和水乡文化的平台。这些城市发展“夜经济”是在历史街区、活动空间和传统习惯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文化娱乐、运动比赛、展览展示活动,将实体经济实现了向城市特色文化的靠拢,并依托深厚和独特的城市文化打造了自己的“夜经济”品牌。

5.注重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和服务

通过梳理各省市发展“夜经济”的相关政策发现,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建以促进“夜经济”发展是各省市共识。政府在交通运输、城市灯光亮化、水电气供给、5G网络项目、污水收集排放、垃圾分类处理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参与“夜经济”发展,同时加强安全、卫生、质检、消防等方面的监管,营造“夜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XX市发展“夜经济”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893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