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委编办围绕现有的两家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现状、福利待遇、管理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积极查找公立医院在实际工作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探索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切实服务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一、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现状
2017年12月,省编办核定我县两家公立医院编制XXX名(其中县人民医院XXX名、县中医院XXX名),社会化用人控制员额XXX名(其中县人民医院XXX名、县中医院XXX名)。截至2021年底,我县两家公立医院编内实有人员XXX人(县人民医院XXX人、县中医院XXX人),总体空编XXX名;社会化用人(以下统称编外人员)XXX人(县人民医院XXX人、县中医院XXX人),空额XXX名。
(一)年龄结构分布
我县公立医院编内人员45岁以下占74%,35岁以下占42%,可见我县公立医院人才队伍是一个较为年轻化的队伍。编外人员35岁以下占82%,可见编外人员是公立医院极具活力和朝气的后备力量,是公立医院人才队伍的有益补充,同时他们大多刚走出校门,也是公立医院亟需加强教育培训的新生力量。
(二)学历分布
我县公立医院编内人员学历主要以医药卫技类本科为主,占比达76.3%,主要是因为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建立后,新进入编制人员必须是本科学历或中级职称。编制周转池制度实施以来,我县共将XXX名医技医护人员纳入公立医院编制管理,占总人数的63.7%,其中大部分是以本科学历条件进入,即便是以中级职称进入的人员大部分具有本科学历。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的实施,为我县公立医院引进较高层次人才提供了编制保障,特别是对稳定原有人才队伍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编制周转池制度解决了公立医院进人的后顾之忧,但是仍然难以吸引高学历人才,现行的编制体系已经不是制约公立医院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的瓶颈。
我县公立医院编外人员大专学历占比高,主要是因为编外人员进入门槛较编内人员低,但同时本科学历也占了较大的比重,主要是由于编制周转池制度实施后,编外人员进入一律需要通过公开招聘,对应聘人员有专业及学历等条件要求,因此编外人员群体的整体学历水平层次得到提高。
(三)职称分布
我县公立医院编内人员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占63.3%,主要是因为编制周转池制度实施后我县公立医院核定了一定周转池编制,岗位设置的基数相应增大,特别是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相应得到增加,这对畅通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稳定中高层次人才队伍起到了不言而喻的作用,同时也拓展了医疗系统人才的职业发展空间。
我县编外人员没有高级职称,中级职称仅占11.9%,初级及以下职称人员,占比达88.1%,编外人员的职称评聘情况与他们在医院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因他们参加工作时间短,尚未取得较高的专业技术资格。
(四)工作年限分布
我县公立医院编内人员低工作年限段到高工作年限段比例由高到低的变化较为平缓,没有断层式增加或减少,且20年以下的占67.1%,根据我县公立医院2000年后大批量进人的情况推算,现有人员的工作年限结构符合人员自然增减规律,说明我县公立医院编内人员总体较为稳定。
编外人员工作年限以10年以下为主,占比高达71.5%,21-30年的仅有XXX人,占比仅3.5%,编外人员群体呈不稳定态势。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某县公立医院机构编制及人员配置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8984.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