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我们筑牢政治忠诚、厚植为民情怀、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契机。今天,我们聚焦“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这一根本,结合法院工作实际,共同探讨如何以优良作风推动XX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借此机会,我谈几点体会。
一、深悟理论之源,夯实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思想根基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指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一科学论断,为我们正确认识党与人民的关系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法院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司法裁判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深刻认识到,每一起案件的审理都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每一次司法服务都体现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只有从思想深处认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才能在审判执行工作中真正做到司法为民。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鲜明政治立场。《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这一鲜明立场,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法院而言,就是要坚守司法的人民性,确保司法权力始终为人民所用。要通过公正高效的审判活动,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坚决杜绝特权思想和衙门作风,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科学逻辑。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的作风建设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只有具备优良的作风,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法院系统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监督执纪,不断改进司法作风,提高司法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司法服务。要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推动法院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回顾实践之路,汲取党同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的历史智慧
(一)坚持群众路线的司法实践。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法院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决策和公正司法提供依据。要创新司法服务方式,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推广网上立案、在线庭审等便民举措,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和便利。
(二)维护群众权益的司法担当。司法的终极目标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法院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妥善审理各类民事、行政案件,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加大司法救助力度,让人民群众在司法过程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法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上的交流发言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9199.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