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运转零失误,我是怎么做到的?
在办室工作了年,运转,是我工作中接触较的工作之一。刚到办室任副主任时,分管政务工作,发现经常有同志因为程序上的不规范,导致运转出现纰漏。小的是被领导训一顿,大的会影响下步工作的开展,甚至有的同志因为运转的失误被调离了工作岗位。
针对于此,我仔细琢磨如何才能让运转少失误、零失误,确保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我提出了运转坚持“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原则。
即所有上级来(包括传真)均由机要室“一个口子”接收、登记、办理;以县委、县政府联合发或以县政府名义单独印发的件,均由机要室“一个口子”复核、印发,按规定范围和要求时限发出。其他科室和个人不得直接运转上级下发或传阅县政府和县政府办室的。特殊情况下接收的,应及时转交机要室处理。
所有平级、下级来均由秘书一科“一个口子”接收、登记、办理;以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发或以县政府办室名义单独印发的件,均由秘书一科“一个口子”复核、印发,按规定范围和要求时限发出。其他科室和个人不得直接接收各镇办、各部门上报或转办的。特殊情况下接收的,应及时转交秘书一科处理。县政府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个人亲启件,直接报送县政府领导本人。县政府领导兼任组长的议事协调机构报送的,由领导小组办室直接报送县政府领导审批。
这个原则目前执行了近年,在我调离办室后仍在执行。规则的执行可能让程序变的繁琐了,但再没有发生运转出错的问题。今天分享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一、收办理
主要是上级来、平级来和下级来3种。
(一)上级来。主要是中省市(含市级各部门、单位和其他各县区)印发给县政府或县政府办室的各类。上级来一般由机要室登记后送分管副主任,由分管副主任根据领导分工提出拟办意见,然后呈办室主任、分管副县长或常务副县长、县长批示,最后呈办室其他领导传阅。涉及重大紧急事件等批办件,由分管副主任、主任签批,并及时报告县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中省市领导批示、一般批办件按县政府领导排序从后往前依次传递。
上级来我们主要分为:批办件(一般批办件、重大事项批办件)和传阅件两大类来处理。(见附件)
(二)平级来。主要是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和县人武部发送给县政府的各类来。由秘书一科收登记后送分管副主任,由分管副主任根据领导分工提出拟办意见,然后呈办室主任、分管副县长或常务副县长、县长批示,最后呈办室其他领导传阅并按要求转相关部门、单位办理。(见附件2)
(三)下级来。主要是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以及中省市驻我县单位报送县政府的各类,一般为请示、报告、函等。(见附件3)
二、发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