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老笔头的条写作心得
唐浩明先生在《点评曾国藩奏折》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人能把写好,写出水平,就具备了相应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也就有了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办事能力。”作为机关干部,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是立身之本,也是看家本领。把这个本领练高强了,干起工作来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也才能脱颖而出,获得的发展进步机会。今天,想跟笔友们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写作心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这是一句谚语,其意是说,有了充裕的粮食,就不会担心被饿着或生活无着落,自然心里也就不惊慌了。拿到稿写作中来,就是要养成平时收集的好习惯,再分门别类整理建档,用的时候就可以按需所取,不用到处抓瞎。的收集,包括很方面,比如名人名言类、格言警句类、观点论述类、佳词妙句类,还有许质量上乘、水平高超能作以学习借鉴的范,等等。把这些“粮仓”堆实了,才能吃得饱、吃得好。对于料新手来说,养成这个习惯非常重要。
二、不下水,永远也学不会游泳
欧阳修的《卖油翁》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这句话寓意着熟能生巧的道理。稿写作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实践,一种将思维转化为字的活动,关键在于写练,舍此别无他途。如同游泳一样,即便学习了再的游泳知识,如果不下水,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写作是如此,即使你懂得再的写作技巧,如果疏于练习、懒于动笔,照样还是不会写。所以,拿起笔,经常写,才是提高写作能力的王道。市面上所谓的“写作速成法”,大都是忽悠人的“狗皮膏药”,一定要远之、避之。
三、模仿是创造的开始
人的成长都要经历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阶段,稿写作亦然。没有人天生就会写料,都是后天的模仿学习中一步一步练出来的。机关常用的都有相当固定的体例和格式,作为字工作新手,首先要找来相应的范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熟练掌握其基本“套路”。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进行二次创作,最后再求得“集百家之长,开自己生面”。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的日渐精进的过程,来不得半点急躁。归结起来八个字:先求稳当,再求变化。
四、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
写作是一种精神活动,也是一项脑力劳动,必须袖手于前想清楚,然后才能疾书于后写明白。这就告诉我们,在写作之前,须静观默察、凝神结想,确定好主题主旨是什么,怎么来谋篇布局,段落之间如何首尾圆合、前后连贯,语句之间怎样过渡连接、照应配合,怎样工裁剪,事例怎样筛选取舍,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运笔行才能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对写作新手来说,切忌仓促上阵打无准备之仗,搞“急就章”,这样注定写不出好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