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的十大辩证养
“一把手”在班子和干部队伍中扮演着“头雁”角色,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一把手”,外靠培养、内靠修养,有意识地自觉强化自我修养、全面提升个人养是十分重要的。尽管不同层次和类别的“一把手”由于职责任务不同,对其质要求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总体上看还是有很共性方面。
、坚定与自觉
“一把手”首先必须做到政治坚定。坚定,体现的是“一把手”的政治觉悟和意志品质,对于掌控全局、把舵定向至关重要。在坚定的基础上,要升华为自觉,表现为发自内心的、自发自愿的意志和行动,最终体现的是觉悟,只有舍弃个人的私利杂念,才能做到真正自觉。从现实情况看,很“一把手”做到了既坚定又自觉,但也有一些“一把手”,政治坚定与中央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有的态度上是明朗的,但认识上、行动上还不够自觉。有少数“一把手”,把个人利益而不是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尽管政治坚定的口喊得震天响,但却打着正确的旗去做背离党的要求和人民利益的事,其结果必然是假坚定、假自觉,有的甚至违纪违法,走向反面。坚定与自觉是相辅相成的,坚定是自觉的基础,自觉是高层次的坚定。
2、远见与深谋
高瞻才能远瞩,深谋方可远虑。各级“一把手”必须学会设身处地站在党的纲领宗旨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来思考和分析问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养并善于理论思维。党的基本纲领、理论和路线凝聚了全党的智慧,是几代共产党人不断艰苦拼搏和与时俱进的结晶。要想高瞻远瞩,就必须把握它们的要义,而这些要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没有这个功底,就无法深刻理解党在各个时期制定的方针政策,不能由此展望和谋划未来。正确的思路和目标,还需要周密正确的操作才能实现,这就需要深谋。要做到深谋,就要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下一步、下几步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发展问题想清楚,想得远一些、看得深一些,做好规划和计划,做好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的预案,当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后,不手忙脚乱、匆忙出招,而是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审时度势,拿出突破瓶颈的高招奇步,化危为机、转危为安。毛泽东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好的政策和策略是深谋的结果。深谋需要深厚的理论支撑,没有深厚的理论就做不到深谋。理论需要向正确的政策和策略转化,深谋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转化过程。
3、传承与创新
岗位之间的交流接替是党培养锻炼干部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必然规律。作为“一把手”,在不同岗位历练成长过程中,几乎都会遇到如何对待前任领导及其政绩,以及怎样在前任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问题。一方面,只有传承才能创新,要客观评价前任领导的工作成绩,站在前任的肩膀上,对好的经验和做法要继承发扬,对好的趋势和成果要巩固发展,做到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另一方面,只有创新才能好地传承。历史的交接棒交到了自己手中,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就不能一味因循守旧、萧规曹随。对前人要敢于突破,敢于干前人没干过、干不成的事。在这方面要破除思想误区,不能认为在工作上突破了就是否定过去,就是不继承。传承与创新不是割裂的,“一把手”要把传承与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连接在同一链条中,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传承,循环往复、砥砺前行、走向未来。
4、担当与协同
“一把手”是否担当作为,事关整个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一把手”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和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使命感,锐意进取、永不懈怠,敢闯敢干、一往无前,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问题不掩盖、面对责任不推诿、面对压力不懈怠,特别是在关键时候和风险挑战面前要压得住阵、站得出来、豁得出去,给其他班子成员和干部群鼓足心、做好示范。但是担当不等于独揽。“一把手”要做“头雁”不做“孤雁”,善于领舞而非独舞,注重协同配合,团结带领各方面,争取最大约数,画出最美同心圆。要做到激励约束并重,善于分权授权,适度抓大放小,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副职和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传统那种只靠车头带的“蒸汽机车”变为每个车厢都自带动力的“高铁动车”,这样才能跑得快、远。“一把手”要当好乐队指挥,把“种声音”协调为“一首乐曲”,决不能各吹各、各唱各调。担当和协同不是矛盾的,“一把手”要善于把二者有机统一在班子建设、队伍建设、组织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