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提炼的工序工艺——以一篇领导讲话稿的修改为例
机关稿写作,讲究观点立,所谓“观点若好,成大半”。问题是,好的观点从哪里来呢?当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能全部从书上抄过来、从别人那里拿过来,应当主要靠作者自己想出来。想出来,也不是凭空想象,靠拍脑袋就能拍出来,而是要有所本、有所依。从料中、事实中提炼,是产生观点的基本方法。这就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我们该如何提炼观点呢?
所谓“提炼”,顾名思义,就是“提取+淬炼(锤炼)”。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其著作《金针诗格》中指出:
诗有四炼——一曰炼句。二曰炼字。三曰炼意。四曰炼格。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炼意不如炼格。
我借鉴这一观点,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总结了一套操作性比较强的观点提炼工序和工艺,命名为“三提三炼法”。这里,试以新近修改的一篇领导讲话稿为例,谈一谈如何具体运用。
第一步:从写作意图中提“神”炼“旨”,用一句话概括出主题思想
这里所说的“神”,就是思想;所谓“旨”,就是写作的主题、章的主旨。
料界有一句行话——“主题不存,章无魂;主题突出,稿有神”。写章,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是选题立意,就是把主题思想找出来,用字把它立起来。所谓“立起来”,就是有合适的内容作支撑,经得起推敲,让读者服。
新媒体“真实故事计划”创始人、前《南方周末》资深记者雷磊认为,“故事是在一个句子上长出来的,这样一个句子,决定了你书写的内涵和边界。”实际上,不仅故事是在一个句子上长出来的,任何一篇章都是如此。这个句子,就是章的中心句、主旨句,常常用作大标题,是主题思想的凝练表达。
在一篇章中,观点有大有小。主题思想是统领全的大观点、总论点,而一个个小观点、分论点,就像星捧月一样,簇拥在主题思想周围。
在机关稿写作中,主题和标题有密切关系,但又不完全是一回事,相互之间不能画等。法定的标题,采用“发机关名称+事由+种”的结构方式。其中的“事由”,也就是行理由,与主题主旨密切相关,但离“主题思想”还有差距。称得上“思想”的,不仅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少还得有点儿思想含金量,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益。
很领导讲话、主旨演讲、辅导报告、调研报告、政务息,会把主题思想提炼为一个提神醒目的观点句并用作大标题,把小观点、分论点用作分级标题。在料界,“标题党”不乏其人,“只要把标题弄漂亮了,字粗糙点儿没关系”,有这种想法乃至这样去做的人不在少数。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很人读书看报阅件都有先浏览标题的习惯,因为看完标题,对一篇章所要表达的东西乃至全的概貌,心里就大致有数了。
回到观点的提炼上——主题思想可以提炼为观点句,主题思想又从何而来呢?一个主要的来源,就是行理由、写作意图。机关稿是应用的一个分支,非常强调实用性,要求行确有必要、理由充分。行的理由或者写作的意图经过深入挖掘、提炼升华,完全可以变身为主题思想。下面举例说明。
前几天,我突然接到一项任务,说是党校的春季学期主体班即将开学,需要起草一篇在开学典礼上的领导讲话稿。电话通知是傍晚下达的,当时我正和单位研究室的全体同志小聚,以表慰问,也联络感情。当然,用是自理的,酒水是自带的。接到电话,我们就地展开了讨论。
我说,这个讲话,既是开班动员,也是专题辅导。开班动员倒好办,在讲话稿的最后写一段,对搞好这次学习培训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即可。难的是专题辅导,首先难在选题,因为一时之间领导也没想好讲什么,没有交待下来。我们选什么主题,一要替领导着想,选符合领导身份、职责、风格,适合他讲的话题。比如,领导是管干部的,喜欢讲油鼓劲的话,这在选题时要充分考虑进去。二要替听着想,选“口能调”的话题。这次参党校开学典礼的,一共有6个班3名学员,都是厅级、处级干部,所选的题目要能够把他们都“装”进去、覆盖到。三要立足当下,从时代背景中发现选题,最好能把总书记提出的时代命题与省委书记提出的相应要求结合起来,概括为一句感召力比较强的话。这3点考虑归结起来,就是要选择适合领导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个节点、在党校这个地方、在开学典礼这个场合讲给广大干部听,具有油鼓劲作用的话题。
按照这样的定位,我们很快就讨论出一个选题:争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猛将”“闯将”“干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培养选拔“猛将”“闯将”“干将”,则是我们省委书记近年来反复强调的一个要求。这个选题,把二者紧密结合,体现了站位高、落点实相统一,而且正能量满满。
我通过把选题和简要的考虑报给领导,领导秒回:可以!
需要注意的是,章的主题主旨只有一个,但写作的动机和目的、写作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可能很。这时候,我们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要旨、要义、要点提取出来,鲜明凸显、精准呈现。这与人们常说的“家有口,主事一人”是一个道理。
第二步:从写作中提“要”炼“理”,把所列事实变成精辟事理
两天后,研究室的同志经过一番艰苦努力,拿出了初稿。因为时间很紧,同时报送领导和我。领导看了以后,及时反馈了修改意见,其中头一条就是观点还不够鲜明,要强提炼。这一点,我也有同感。下面是初稿的提纲:
第一个问题:奋斗“十四五”、奋战新征程需要“猛将”“闯将”“干将”
——从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看;
——从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看;
——从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看;
——从重叠的发展机遇看。
第二个问题:准确把握“猛将”“闯将”“干将”的内在要求
从共性要求上来讲,“猛将”“闯将”“干将”与党中央一贯强调的选人用人标准和要求是内在一致的。
从时代内涵上来讲,去年,在疫情防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在大考中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当前,实现“十四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对全省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是一场新的大战大考。要按照“勇智谋能”的要求,磨砺担当、锤炼作风,提升和检验“猛将”
“闯将”“干将”的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