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扶贫攻坚应知应会知识要点【79条】

2022-12-08 16:46:38 127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22年扶贫攻坚应知应会知识要点(79条)

.中央提出脱贫攻坚的一个目标是指?

答: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

2.中央提出脱贫攻坚的两个确保是指?

答: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

3.“三个格外是指?

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各类困难群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

4.“四个切实是指?

答: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强基层组织。

5.“五个一批是指?

答: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6.“六个精准内容是什么?

答:2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进一步就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7.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是什么?

答:到22年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8.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基本方略是什么?

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9.党中央提出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是什么?

答: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方力量、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

.党中央要求扶贫工作五级书记一起抓,指的是哪五级?

答:省、市、县、乡、村。

.党中央提出的深度贫困特征是什么?

答:两高、一低、一差、三重两高即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一低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一差即基础设施和住房差;三重即低保五保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脱贫任务重、贫困老人脱贫任务重。

2.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是如何提出的?

答:23年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要求。25年月,党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共享发展。25年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出全面部署,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3.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不断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要解决好哪4个问题?

答: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4个问题。

4.贯彻精准扶贫要求的四个明确是什么?

答: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举措明确。

5.每年的扶贫日是哪一天?

答:经国务院批准,从24年起,将每年的月7日设立为扶贫日22年是我国第七个扶贫日

6.“两不愁、三保障指的是什么?

答: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7.“三精准”“三落实”“三保障的内容是什么?

答:三落实:即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三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精准。三保障: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安全住房有保障。

8.“四个不摘指的是什么?

答: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9.23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作出八个着力重要指示,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第一,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第二,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经济整体质和竞争力;第三,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第四,着力推进扶贫开发,尽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第五,着力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明水平;第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人民过上好的生活;第七,着力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八,着力改进干部作风,提高党和政府力。

2.深度贫困地区的三区三州是指哪里?

答:三区:西藏自治区、四省藏区(青海省、四川省、云南省、甘肃省)、南疆四地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三州: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

2.甘肃的两州一县是指哪里?

答:临夏州、甘南州和天祝县。

22.贫困户致贫原因有哪几个类型?

答:致贫原因包括因病、因残、因灾、因学、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和其它等。

23.国家贫困线标准(贫困户识别标准)是什么?

答:23年底建档立卡工作开展以来,以农民人均纯收入23元为识别标准,24年为28元,25年为2855元,2627年为2952元,2829年为2995元。

24.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识别程序是什么?

答: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程序是指一核、二看、三比、四评议、五示的贫困人口识别程序。一核,入户核实农户收支状况;二看,详细查看家庭生产和生活条件;三比,综合比较农户收入、住房、财产状况;四评议,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形成建档立卡初选名单,依次开展村民小组、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五示,即对评议后的建档立卡名单在本行政村进行第一次示,无异议报乡镇审核后分别在该行政村和乡镇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示,无异议报县区复审后在县区和乡镇进行两次告,最后由农户、村两委、驻村帮扶工作队、乡镇、县区五级确认。

25.不能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七种情况是什么?

答:()家庭成员(父母子女关系、养父母养子女关系)或法定赡养人、抚养人中有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由财政统发工资且在编的,或在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工作相对稳定、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军烈属除外)的。(2)家中有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书、副支书、副主任的。(3)家庭拥有5万元以上消型小轿车、大型农用车、大型农机具或工程机械的。(4)在城镇购买商品房、商铺(因易地扶贫搬迁和灾后重建等原因在城镇、园区购入安置性房产的除外)的。(5)家庭成员拥有企业或股份,实际出资并分红的(因农村三变改革而增的农户财产性收入以及小商店、小卖部、小商小贩等用于维持家庭生计的除外)。(6)家庭为当地种养业大户或家庭成员长期从事各类工程承包、发包等盈利性活动的,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7)为享受精准扶贫政策,不如实提供家庭收入和资产情况,经核实属故意隐瞒或放弃、转移财产的。对虽有上述情形,但因特殊原因,生活仍处在贫困状态,经评议确认,乡(镇)政府及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帮扶工作队核实无误并经县(市、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识别纳入建档立卡范围。

26.贫困人口退出验收收入标准是少?

答:省定退出验收收入标准26年为35元,27年为37元,28年为35元,29年为38元。

27.扶贫对象动态管理两摸底指?

答:两摸底,指对边缘户脱贫监测户两类对象进行摸底。边缘户:对非建档立卡人口中,人均纯收入低于5元且存在因学、因病、因灾等潜在致贫风险的,认定为边缘户,存在七不准情况之一的农户,原则上不能认定为边缘户。脱贫监测户:对已脱贫人口中,人均纯收入低于5元且存在因学、因病、因灾、产业失败、就业不稳等潜在返贫风险的,标识为脱贫监测户。

28.什么是教育扶贫?

答:指国家教育部门为推动贫困地区共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提高贫困地区人口质和受教育程度,所采取的一系列倾斜和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六项:营养膳食补助、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贴、助学贷款和助学金等学生资助、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以及务工培训。

29.什么是两一补

答: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除学杂;向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提供教科书;向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从29年秋学期起,将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户学生、以及非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纳入生活补助范围。

3.什么是雨露计划

答:根据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职业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按照国务院扶贫办要求,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含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统筹安排财政扶贫资金,按每生每年3元左右的标准进行补助。

3.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无辍学学生指的是什么?

答:全村常住人口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没有辍学学生(因病休学和因残疾、智障而不能上学、辍学、休学的除外)。对轻度残疾、能够适应普通学校就读要求的,优先安排在就近的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对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安排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对不能到校就读、需要专人护理的,确定送教教师,采取送教进社区、进儿童福利机构、进家庭的方式实施义务教育。

32.基本医疗有保障?

答: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因参军、就学、务工、婚姻等原因在异地已经参基本医疗保险和当年缴期结束后新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生儿及因服刑、死亡、失联等原因无法参保的不计算在内。(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倾斜政策。(3)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照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的救治原则,强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配备合格医务人员,消除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空白点,实现贫困人口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制度保障。

33.什么是健康扶贫?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年扶贫攻坚应知应会知识要点【79条】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802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