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毛泽东诗词集锦
1.沁园春·长沙(1925年秋)
2.菩萨蛮·黄鹤楼(1927年春)
3.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9月)
4.如梦令·元旦(1930年1月)
5.菩萨蛮·大柏地(1933年夏)
6.清平乐·会昌(1934年夏)
7.十六字令三首(1934年至1935年)
8.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
9.念奴娇·昆仑(1935年10月)
10.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
11.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12.沁园春·雪(1936年2月)
13.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年10月)
14.七律·和柳亚子先生(1949年4月29日)
15.浪淘沙·北戴河(1954年夏)
16.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6月)
17.蝶恋花·答李淑一(1957年5月11日)
18.七律二首·送瘟神(1958年7月1日)
19.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
20.采桑子·重阳(1929年10月)
21.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1930年2月)
22.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1930年7月)
23.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年春)
24.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1931年夏)
25.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
26.七律·到韶山(1959年6月)
27.七律·登庐山(1959年7月1日)
28.七绝·为女民兵题照(1961年2月)
29.七律·答友人(1961年)
30.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1961年9月9日)
31.七律·和郭沫若同志(1961年11月17日)
32.卜算子·咏梅(1961年12月)
33.七律·冬云(1962年12月26日)
34.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1963年1月9日)
35.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965年5月)
36.念奴娇·鸟儿问答(1965年秋)
37.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1918年4月)
38.贺新郎·别友(赠杨开慧)(1923年)
39.西江月·秋收起义(1927年9月)
40.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1935年10月)
41.临江仙·给丁玲同志(1936年11月)
42.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年11月)
43.七律·和周世钊同志(1955年10月)
44.杂言诗·八连颂(1963年8月1日)
45.七律·吊罗荣桓同志(1963年12月)
46.贺新郎·读史(1964年春)
47.念奴娇·井冈山(1965年)
48.五古·挽易昌陶(1915年5月)
49.虞美人·枕上(赠杨开慧)(1921年)
50.虞美人·赠杨开慧(1919年10月8日)
51.七律·洪都(1965年)
52.五律·挽戴安澜将军(1943年3月)
53.七绝·五云山(1955年)
54.七绝·观潮(1957年9月)
55.五律·看山(登北高峰)(1959年11月)
56.七绝·莫干山(到钱塘)(1959年11月)(1955年)
57.七绝·刘蕡(1958年)
58.七绝·屈原(1961年秋)
59.七律·有所思(1966年6月)
60.五律·张冠道中(1947年4月)
61.五律·喜闻捷报(1947年9月)
62.七律·咏贾谊(1954年)
63.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1961年9月)
64.七绝·贾谊(1964年)
65.四言诗·《明耻篇》题志(1915年)
66.祭文·祭母文(1919年10月8日)
67.四言诗·惩前毖后(1915年7月)
68.四言诗·病母在庐(1916年6月24日)
69.四言诗·奋斗(1917年至1918年)
70.四言诗·游击战里操胜算(1930年12月25日)
71.四言诗·祭黄帝陵(1936年12月)
72.四言诗·题《中国妇女》之出版(1939年6月1日)
73.四言诗·送君(1939年7月9日)
74.四言诗·为抗大开展生产运动题词(1939年3月1日)
75.四言诗·悼蔡元培(1940年3月7日)
76.四言诗·闻者足戒(1945年4月24日)
77.四言诗·我党工商业政策的任务(1948年1月31日)
78.四言诗·养生之道(1958年)
79.四言诗·手里有粮(1959年7月5日)
80.四言诗·赠尼克松(1972年)
81.四言诗·春日游花园小吟(1976年春)
82.四言诗·自由主义(1938年9月7日)
83.四言诗·给高桂滋(1936年夏)
84.四言韵语·筹军饷布告(1927年秋)
85.四言诗·露宿(1917年7月)
86.四言诗·题北宝塔(1917年8月)
87.四言诗·当前整顿和建设人民公社的方针(1959年3月5日)
88.四言诗·人不犯我(1939年9月16日)
89.四言诗·十六字的游击战术原则(1939年9月16日)
90.四言韵语·党的领导原则(1958年1月)
91.四言韵语·加强领导(1960年3月)
92.四言韵语·开“出气会”(1962年1月29日)
93.四言韵语·党外党内(1966年8月12日)
94.四言韵语·理应迎谈(1975年6月27日)
95.四言韵语·如无确证(1975年7月1日)
96.四言韵语·讽赫鲁晓夫
97.四言韵语·红四军司令部布告(1929年1月)
98.五言韵语·为《中国青年》复刊题词(1948年4月)
99.五言韵语·两个泥菩萨(1957年11月)
100.五言韵语·郭老(1973年5月)
101.五言韵语·大事不讨论(1973年7月)
102.五言排律·湘江晚眺(联句)(残篇)(1910年秋)
103.五古·咏井(1906年秋教师毛宇居命题)
104.五古·咏指甲花(1906年塾师毛麓钟指导)
105.五言诗·云封桥锁(残句)(1917年夏)
106.五言诗·大沽口观海(残句)(1919年3月12日)
107.五绝·赞“密使1号”(1950年1月上旬)
108.五律·西行(1965年7月)
109.五律·初登云麓宫(朱张渡)(联句)(1916年冬)
110.六言诗·苏维埃政府布告(节录)(1931年12月19日)
111.七绝·赠刘翰林(残句)(1917年夏)(与萧瑜联句)
112.六言诗·《讨逆檄文》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布告(1930年12月)
113.七绝·有感·仿陆放翁诗(1958年12月21日)
114.七绝·过魏都(1918年8月17日)(与罗章龙联句)
115.七绝·咏蛙(1910年秋)
116.七绝·赠父亲(1909年)
117.七言诗·观梅小令(1932年冬)
118.七言诗·续李白咏“高阳酒徒”(1973年7月)
119.七言诗·读报有感(之一.赫鲁晓夫访美)(1959年10月)
120.七律·读报有感(之二)(1959年11月)
121.七律·读报有感(之三)(1959年12月)
122.七律·读报有感(之四)(1960年6月13日)
123.七律·益阳道中(石龙关)(1916-1917)
124.七律·忆重庆谈判(1947年秋)
125.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1973年8月)
126.七古·自信人生(残句)(1916年冬)
127.杂言诗·《致萧子升信》(1916年7月18日)
128.杂言诗·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布告(1936年3月1日)
129.杂言诗·盛名之下(1966年7月8日)
130.杂言诗·辣椒歌(1936年)
131.杂言诗·游泳启事(1915年夏)
132.杂言诗·河出潼关(1917年至1918年)
133.杂言诗·一路景色(1916年6月26日)
134.诉衷情·江山(赠周总理)(1974年)
135.耕田乐·农事(1907年)
136.儿歌·看舞狮(1902年)
137.长征谣·六盘山(1935年10月)
138.打油诗·洛甫骑马(1935年)(1935年)
139.打油诗·比翼双飞
140.打油诗·洛甫摔跤(1935年)
141.打油诗·二乔(1949年底)
142.打油诗·续乔冠华诗(1973年4月)
143.七绝·改杜甫《咏怀古迹》(1971年9月后)
144.七绝·改明李攀龙《怀明卿》(1972年10月2日)(与周世钊谈林彪事件)
145.七律·改鲁迅诗(1959年12月)
146.贺新郎·改张元斡词悼董必武(1975年4月2日)
147.七绝·改梅白《夜登重庆枇杷山》(1958年)
148.归自谣·今宵月(1918年春)
149.杂言诗·意志之锻炼(1917年4月1日)
150.五言诗·咏梅
151.七绝·炮打司令部(1966年8月)
152.七绝·读《红楼梦》(1971年)
153.七绝: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
154.七律·将革命进行到底(1967年夏)
155.清平乐·视察(1971年8月)
156.念奴娇·有感观菊(1971年秋)
157.忆秦娥·悼念周恩来同志(1976年1月)
158.减字木兰花·经长沙忆往(1964年秋)
159.十六字令·八首(1964年)
160.满江红·庆祝我国第一次核试验成功(1964年10月)
161.如梦令·韶山冲(1969年1月)
162.清平乐·警觉苏修(1969年5月)
163.念奴娇·长征(1970年1月)
164.五言诗·登高泛海(1913年10月)
165.西江月·赠天津团市委
166.清平乐·赠张志坚(天津市委书记处书记)——观《辟谣海报》而作
167.新体诗·颂赵女士的人格(1919年11月18日)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作者自注:‘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旌旗’和‘鼓角’都是指我军。黄洋界很陡,阵地在山腰,指挥在山头,敌人仰攻。山下并没有都被敌人占领,没有严重到这个程度。‘旌旗在望’,其实没有飘扬的旗子,都是卷起的。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注:手迹中“众志已成城,风卷红旗如画。如画如画,直指武夷山下”。发表时改为“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谁持彩练当空舞”手迹中作“谁持绛练当空舞”。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长空雁叫霜晨月”原作“梧桐叶下黄花节”。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九五零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附:柳亚子原词
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
不是一人能领导,那容百族共骈阗,良宵盛会喜空前。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附:柳亚子原诗《感事呈毛主席》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决驩。
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附:李淑一原词《菩萨蛮·惊梦》
兰闺索莫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
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丝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晓,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原稿作:"红雨无心翻作浪,青山有意化为桥",正式发表时改作"红雨随心翻作浪"和"青山着意化为桥"。
一九五八年发表时作:“千村薜苈人遗矢”。一九六六年九月人民出版社出版袖珍本《毛主席诗词》“苈”改为“荔”。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作者自注:‘一枕黄粱再现’。指军阀的黄粱梦。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战地黄花分外香”原作“但看黄花不用伤”。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情更迫〕首次发表时原作“无翠柏”,手迹原作“情更切”,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改为“情更迫”。
*〔过大关〕手迹原作“冻不翻”,改为“风卷红旗过大关”。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注:“天若有情天亦老”手迹中一作“天未有情天亦老”。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注:一九六O年十二月为机要员小李题诗手迹,作‘不重红装重武装。’定稿改成\\\'不爱红装爱武装。\\\'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