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以“学查改”绘就作风建设新画卷

2025-04-28 07:03:52 123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交流发言:以“学查改”绘就作风建设新画卷

同志们: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更是我们党赢得人民信任的“关键一招”。镇党委作为基层治理的“前沿指挥部”,肩负着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重任,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执着,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刻在心上、落在行上。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开展专题学习,就是要从思想深处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赋能乡村振兴新征程。下面,我结合镇党委职责实际,从四个方面与大家交流心得。

一、鉴往知来,在“乱云飞渡”中把准作风建设“航向标”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更是基层治理的“晴雨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向作风顽疾开刀,以“抓铁有痕”的毅力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实现了党内风气的根本好转。对于XX镇而言,我们既是作风建设的“执行者”,更是群众感受作风优劣的“第一窗口”。当前,全镇党员干部主流是好的,但对照中央要求和群众期待,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在“四风”整治中看形势,须破“隐形之弊”。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我镇“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存在。有的干部抓工作“重留痕轻实效”,把“开会发文”等同于“落实到位”;有的在服务群众中“打太极”,对群众诉求推诿扯皮;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则穿上“隐身衣”,通过电子红包、“一桌餐”等方式规避监督。这些问题看似“小节”,实则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侵蚀基层治理根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稍有松懈就会反弹回潮,必须以“露头就打”的决心常抓不懈。

(二)在制度执行中看短板,须治“末梢之痛”。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近年来,我镇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定了一系列实施细则,但在落地过程中仍存在“中梗阻”现象。有的村(社区)对政策理解“断章取义”,执行时“选择性落实”;有的干部对制度规定“一知半解”,导致工作流程不规范、群众办事“多头跑”;还有的存在“好人主义”,对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致使制度刚性约束失效。“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我们必须打通制度执行的“最后一公里”,让铁规禁令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三)在基层治理中看责任,须担“为民之责”。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作风问题直接关乎群众获得感。当前,在惠农补贴发放、征地拆迁等领域,仍有个别干部存在优亲厚友、暗箱操作等问题,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比如,在低保评审中,若不能坚持公平公正,就会让“救命钱”变成“人情钱”,寒了群众的心。“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必须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信任。

二、循迹溯源,在“思想淬炼”中汲取作风建设“智慧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作风建设的生动实践,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智慧和治理逻辑,为我们抓好基层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XX镇党委要深刻领悟其中的方法论,将“国之大者”与“镇之要事”结合起来,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一)以“小切口”破“大难题”,找准作风建设“发力点”。党中央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以“小切口”推动党的建设“大变革”,这启示我们,基层作风建设要善于从具体问题抓起。比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文山会海”问题,我镇可推行“会议审批制”,严控会议数量和时长;针对“过度留痕”问题,可整合各类台账报表,让干部把更多精力放在抓落实上。通过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实现作风建设由“点”到“面”的突破。

(二)以“抓常态”促“长效化”,构建作风建设“持久战”。作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中央纪委连续137个月公布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月报数据,释放了“严”的信号从未间断。我镇要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通过定期开展作风巡查、设立群众举报平台等方式,让监督无处不在;要将作风建设纳入干部考核体系,树立“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交流发言:以“学查改”绘就作风建设新画卷

链接地址:http://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912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